“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是國家授予國內工藝美術創作者的國家級榮譽,每五年評選一次,堪稱中國工藝美術界的奧林匹克。8月18日,在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開幕式上,我市吳渭陽、李中慶、黃偉雄3位大師獲頒“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證書。而與潮州同樣因陶瓷聞名的江西景德鎮,有7人入選本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同為國內知名的“瓷都”,景德鎮在工藝美術人才的培養上到底有何“高招”?對于這個問題,此次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學校展區負責人、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藝術設計系副教授趙昕給出的答案是“景漂”。
景德鎮,千年窯火生生不息,瓷器以“青花瓷、玲瓏瓷、粉彩瓷、顏色釉瓷”四大名瓷聲名遠揚,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四大特色聞名天下。多年來,景德鎮特有的陶瓷文化魅力,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外來陶瓷藝術創造者、工作者和愛好者,他們集聚景德鎮,被冠以一個具有典型地域標記的名稱——“景漂”。
趙昕告訴記者,目前景德鎮的“景漂”群體已突破3萬人,其中更有不少“洋景漂”,他們在景德鎮學習陶瓷技藝,為陶瓷夢想創業,推廣陶瓷產品和文化。“景漂”群體已成為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發展力量。數據顯示,景德鎮陶瓷產業總產值從2017年的372億元上升到2021年的約516.2億元,增長了38.8%。其中,2021年景德鎮藝術陳設瓷陶瓷產值為185.3億元。“景德鎮的藝術陶瓷產業能快速發展,除了市場的選擇外,近年來大批藝術陶瓷人才的涌入,都對藝術陶瓷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為藝術陶瓷繁榮注入了活力。”趙昕告訴記者。
據景德鎮展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讓“景漂”更好地融入城市,近年來,景德鎮推出了一系列針對性服務舉措,包括貼息貸款、子女入學、創業補貼等。如自2019年以來,景德鎮全市金融機構累計向“景漂”群體發放各類貸款超過20億元,支持“景漂”創業就業超過2萬人次。此外,2017年,景德鎮還專門設立了景德鎮市招才引智局和景德鎮市景漂景歸人才服務局,努力為景漂打造“夢工廠”。
提到“景漂”,就不得不提景德鎮陶瓷大學,這是國內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高等學府。趙昕說,近年來,景德鎮陶瓷大學突出“設計藝術和陶瓷工程”優勢,構建形成了“藝術設計與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與智能制造”“陶瓷經濟與管理”3大優勢學科。作為一所辦學歷史悠久、學科特色鮮明的大學,該校充分發揮在景德鎮的辦學優勢,為社會培養了10萬余名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據了解,景德鎮還擁有景德鎮學院、江西陶瓷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景德鎮陶瓷職業技術學院等多所陶瓷專業院校,為不同層次的“景漂”學子提供求學之所。
“景漂”是推動景德鎮工藝美術產業,特別是藝術陶瓷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景德鎮大力留住“景漂”,讓“景漂”更好融入城市發展的經驗做法值得潮州學習借鑒。作為中國瓷都的潮州,如何借“他山之石”雕琢“發展之玉”,打造自己的潮州工美“生力軍”,推動陶瓷、手拉壺、刺繡、木雕等工藝美術產業高質量發展?
“景德鎮擁有多所陶瓷類高校,這方面潮州短時間內很難達到,潮州可以通過引進、交流等方式吸引人才來潮。”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中慶建議,潮州要進一步優化城市發展環境、人才環境,加大工美人才,特別懂設計、懂營銷、懂科技的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力度。另一方面,要依托潮州深厚文化底蘊,打造全國性非遺實踐基地,吸引國內各大高校的學生前來交流學習,讓潮州的工藝大師們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進一步提升創作水平。他同時建議,潮州要立足實際、用好自己的高校、職校資源,持續加大傳承人梯隊建設,推動工藝美術薪火相傳、源遠流長。
潮州市陶瓷行業協會秘書長柳茂春則表示,潮州工美要持續加大“走出去力度”,借助國家級展會提升宣傳曝光度,讓“養在深閨人不識”的潮州工美文化發揚光大,吸引更多優秀青年人才來潮學習創業,為潮州工藝美術產業注入新鮮活力。
作者|潮州日報記者 梁佳濤
編輯|蔡泳
審核|龐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