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潮安區文聯與廣東畫院、廣州畫院聯合開展“文潤潮安——廣州國家青苗畫家培育計劃2025年潮安寫生季”活動,以筆墨丹青充分展現“百千萬工程”建設帶給潮安的新變化、新氣象。
在龍湖古寨,畫家們或蹲坐于石板路上,或駐足于臨水亭臺旁,潑墨揮毫,將這座千年古寨中青灰瓦檐的高低錯落、水圳波光的明暗變化和百年民居墻面肌理,一一轉化為畫布上的細膩筆觸。

廣東技術師范大學教師 張倉健:首先我是對潮州的文化很感興趣,所以這次來到潮州這邊感受潮汕地區藝術的氛圍、文化的氛圍,對我的學習上、畫畫上都是很有幫助的。
廣東省中國畫學會會長 方土:
潮州是一個非常人杰地靈的地方。這里出了很多大家,我在30年前就經常來潮州,這次感受最大就是這些石雕,因為它經常也能夠跟木雕一樣精彩,表達的題材也非常豐富,藝術性很強,特別是一些民俗的東西,它能夠集中融合成為這樣的一個祠堂,又讓我增加了對潮州的這種敬仰之心。

據了解,此次寫生活動為期4天,吸引近20名青苗畫家參加。活動立足“兩山一古寨”三大人文景觀帶和“百千萬工程”示范帶,統籌綠美潮安文化生態資源,發揮自然、生態、人文優勢,以名家交流、采風寫生、主題創作等多種形式,拓寬文藝交流平臺宣傳效應,充分展現我區“百千萬工程”建設成效,擴大潮安知名度和影響力。活動期間,畫家們還先后來到從熙公祠、郭少俊木雕藝術館、梅林湖等地進行采風寫生,體驗潮安山水之美、人文之昌和風情之趣。
廣東畫院副院長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鄭阿湃:
昨天去了龍湖古寨,今天來到從熙公祠,這些都是潮汕地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如祠堂、石雕、木雕等,這些建筑物都非常有傳統的底蘊。我從小就看這些石雕、木雕長大的,我畫花鳥受很多這里民間的色彩、造型影響非常深。
來源|潮安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翁純
審核|詹樹鴻
編輯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