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平安建設的基石,更是民心所向的溫度。今年以來,潮州市楓溪人民檢察院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緊扣平安潮安建設目標,以“精準滴灌”替代“大水漫灌”,用“協同聯動”破解“單打獨斗”,通過基層宣講、多部門聯合普法、新媒體矩陣傳播等創新實踐,讓法律條文成為守護群眾權益的“生活工具”,筑牢基層治理的“法治防線”。

畫報上的普法漫畫生動直觀,課堂上的反詐情節引人入勝。這堂讓師生們收獲頗豐的法治課,正是楓溪檢察院“法治進校園”的常態化場景。今年以來,該院已聯合市檢察院、三級關工委等多部門,走進多所中小學開展系列巡講,覆蓋師生超萬人次,實現青少年普法守護“不斷線”。

楓溪鎮益盛小學 學生 曾詩琪:
聆聽了今天這場安全法治課,讓我收獲很大,以前我覺得欺凌、毒品離自己很遠,可今天的講課案例讓我知道,惡意傳紙條、孤立同學、辱罵等都屬于欺凌行為,鴉片、冰毒都是危險毒品,檢察官教給我們的防護技巧也很實用,如果遇到欺凌要及時告訴老師和家長尋求幫助,不能因為好奇心而去吸食毒品,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做懂法守法小公民。感謝檢察官叔叔給我們帶來這么多安全法治知識。
從校園到社區,從青少年到基層群眾,楓溪檢察院的普法工作始終瞄準“需求靶心”。不僅積極開展平安建設主題宣傳與綜合治理業務培訓,還聯合多部門走進商圈開展“科技賦能綜治 法治護航平安”活動,并為多家運輸企業開展專題普法,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助力源頭治理。
楓溪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 陳圖濱:
日常普法工作內容分兩類群體推進,對基層群眾聚焦鄰里糾紛、勞資維權、防范電信詐騙等高頻問題,用案例解讀、法條宣講提供“點對點”指引;對青少年則進校園,通過情景劇、模擬檢察聽證會等方式幫他們樹立規則與自我保護意識。意義在于讓法律從條文變成“生活工具”,既解決群眾難題,又從源頭減矛盾,筑牢平安潮安“法治防線”。

單打獨斗難成氣候,協同作戰方能致遠。楓溪檢察院以“檢察 +”大格局融入基層治理,聯合鎮街、村委會建立“調解 + 普法”聯動機制,并培育“社區法治宣傳員”,讓法治知識走進千家萬戶。
楓溪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 陳圖濱:
核心是避免“單打獨斗”,靠三條路徑融入。一是聯動鎮街、社區、村委會,在矛盾調解、社區矯正時同步“以案釋法”,比如調解鄰里糾紛后講《民法典》相鄰權;二是貼合治理需求,基層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我們就宣傳環保法律;三是培育“社區法治宣傳員”,打造基層“流動法治宣傳站”,打通宣傳“最后一米”。
讓群眾聽得懂、愿意聽,是普法工作的關鍵。楓溪人民檢察院深諳此道,在普法工作中不斷突破傳統模式,以創新思維擴大法治宣傳影響力。
楓溪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 陳圖濱:
關鍵是跳出“單向灌輸”,用群眾喜歡的方式講法治故事。傳播力上做“分層化”內容,青少年用漫畫、短視頻,中老年用方言普法、線下講座;引導力上以“解決問題”為導向,比如講電信詐騙時,明確告知被騙后報警方式與對接部門;影響力上打造品牌IP,深化“楓林一葉”未檢品牌、辦“檢察開放日”,還結合典型案例制發檢察建議推動行業規范。同時建強“兩微一端”矩陣,今年發布41篇原創推文,被上級采納40多次,其中中央級媒體15次、省級媒體10次,擴大了工作影響力。

展望未來,楓溪檢察院將立足檢察職能,堅持“預防、打擊、聯動”三個維度持續發力,在法治建設的道路上穩步前行,用檢察力量守護每一位群眾的平安與幸福,讓平安潮安的底色更加鮮亮。
楓溪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 陳圖濱:
一是強化源頭預防,定期到企業、校園、社區做“法律體檢”,用“預警宣傳+針對性建議”排查風險;二是聚焦重點打擊,嚴懲電信詐騙、養老詐騙、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等案件,同步“以案普法”形成震懾;三是深化協同聯動,與公安、法院、鎮街建立“信息共享、問題共治、成果共用”機制,融入“1+6+N”體系,守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來源|潮安區融媒體中心
編輯|翁純
審核|詹樹鴻
編輯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