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意漸濃、天氣漸涼的中原大地,一場來自韓江之濱的“青春之約”卻“熱辣滾燙”。
10月29至30日,由教育部、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惠州、潮州承辦的“百萬英才匯南粵”2025年N城聯動秋季招聘活動(河南站)把求賢若渴的觸角延伸至千里之外的河南,在河南大學、鄭州大學等高校成功舉辦系列引才活動。
跨越千里,誠意引才。這場引才盛會,既為“強產業”注入了關鍵創新力量,也通過高匹配的“靶向引才”,為“穩就業”打通了一條高質量通路。
這并非一次簡單的人才招聘,而是一次城市發展戰略的主動宣介、一次區域間人才要素的精準對接,更展現“視人才為珍寶”的城市胸襟,打造服務人才、集聚人才,宣傳廣東、展示潮州的新平臺,匯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鄭州大學招聘會現場人頭攢動。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宏文 攝
人從眾!在鄭州大學,招聘會現場秒變“人才春運”,人流密度比肩春運期間的高鐵站。開場不到30分鐘,進場人次已突破1000,求職氛圍瞬間燃爆。據統計,河南專場累計進場求職人數超8100人次。
如此火爆從何而來?
——源于規格之高:多方協同發力,“頂配”陣容北上助力就業。
粵豫兩地高度重視,廣東省委人才辦、省人社廳、省教育廳、惠州市和潮州市統籌聯動,協同落實,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的工作格局。惠州、潮州等市領導帶隊深入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高校,校地雙方就人才培養、實習見習、科研合作等領域達成多項共識。
“作為改革開放前沿,廣東經濟強、環境優、機會多、生活好,粵港澳大灣區優勢獨特,制造業產業鏈完備,擁有廣交會等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是生機勃勃、風起云涌的創新創業熱土,是青年人才拼搏奮斗、追求夢想的美好家園”
“潮州是一座能感受到‘愛拼會贏’的精神勁頭、‘古今交融’的品質生活、‘愛才重才’的真心誠意的城市,值得大家選擇和托付”……

招聘會現場人聲鼎沸。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玫 攝
在鄭州大學專場,潮州市委主要領導全方位推介廣東蓬勃的創新生態與廣闊的發展前景,深入解讀潮州市產業格局、就業環境、人才政策,現場向廣大青年學子發出誠摯邀約,誠邀河南學子南下共享廣東機遇。
廣東科翔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軍企業代表輪番登臺推介,以行業“大咖”的視角,講述在粵企業發展前景,承諾為人才提供清晰的成長渠道,發出最具說服力的邀約。
求賢若渴的廣東與人才薈萃的河南共鳴共情,促成了這場跨越千里的“雙向奔赴”。
——源于質量之優:硬核崗位強力牽引,高質量就業底座進一步夯實。
攤開此次招聘崗位名錄,本次招聘崗位與廣東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適配度極高,覆蓋人工智能、新能源與新型儲能、信息技術、建筑、醫藥、陶瓷、食品、電子等多個重點行業。
既有中山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省人民醫院、韓山師范學院、廣晟置業等中直、省屬企事業單位,也有比亞迪、勝宏科技、伯恩光學、潮州三環(集團)、廣東凱普生物、潮州華豐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還包含惠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潮州市人民醫院、潮州市博物館等市屬事業單位,能滿足學子從企業創新崗到公益服務崗的不同就業需求。
此次招聘中年薪超過20萬元的優質崗位超3000個次,展現了廣東引才的雄厚實力與極大誠意。招聘崗位不僅數量充足,更呈現出高技術含量、高成長性、高薪酬回報的“三高”特征。

精準鏈接、高效打通供需兩端是招聘成功的關鍵之舉。本次人才系列招引活動,對人才供需匹配的精準把握和對招聘形式的精心設計上,極大地提高了引才的精準度和成功率。
據統計,河南專場招聘會參會單位200余家次,釋放優質崗位近萬個次,其中碩士崗位1117個次、博士崗位 1691個次,為中原學子提供了眾多優質崗位。
人才為何認可廣東、青睞潮州?
“綜合+專場”——立足各高校學科優勢,采取“靶向引才”策略,精準匹配產業與專業。
為提高“人崗適配”度,尋找河南高校人才資源與自身產業需求的契合點,惠州、潮州提前數月“精耕細作”,組建地推專班到河南高校對接溝通,了解畢業生就業需求、就業渠道,系統梳理河南高校重點專業名錄,對照廣東產業“地圖”挖潛就業崗位,招聘崗位與廣東現代化產業體系高度適配,重點覆蓋人工智能、機器人、集成電路、量子科技、生物科技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學子提供投身前沿領域的機會。
主辦方緊扣河南大學在生物學、教育學、中國語言學、臨床醫學、會計學等優勢特色專業的人才培養優勢,鄭州大學在考古學、旅游管理、工程力學、化學材料等學科優勢,針對性組織相關領域企業參會,確保崗位需求與專業特長雙向匹配。
“推介+招聘”——深度鏈接人才與城市,兼具招聘實效和文化溫度。
在河南站活動現場,多個特色展示區創新融入沉浸式體驗環節,讓廣東文化作為“軟實力”走上前臺,與河南人才面對面交流,親切感十足。

蘇軾、韓愈兩位與惠州、潮州歷史淵源深厚的文豪IP角色化身“特邀HR”,為求職者量身推薦心儀崗位。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宏文 攝
“這位學子,可愿來廣東發展?”蘇軾、韓愈兩位與惠州、潮州歷史淵源深厚的文豪IP角色驚喜現身,化身“特邀HR”來到學子中間,為求職者量身推薦心儀崗位,“古今對話”的引才方式既新穎又親切。

英歌舞表演。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宏文 攝

潮州剪紙體驗區,邀請學子感受潮州文化魅力。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宏文 攝

美食體驗區和文創產品展示。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宏文 攝
為讓中原學子更深入地了解廣東文化,感受南粵風情,主辦方將潮州非遺“搬”到了招聘現場。英歌舞表演震撼開場,剪紙、麥稈畫、大吳泥塑等潮州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展演同步進行,工夫茶品鑒、潮劇欣賞、特色文旅產品展示區,以及“十五運”文創產品展示等環節,讓學子在求職之余能沉浸式感受嶺南文化,全方位體會廣東對人才的重視與誠意。
——“線上+線下”,多維同步發力,打造立體化宣傳矩陣。
營造全周期宣傳熱點,特邀北大一級教授陳平原,跳水奧運冠軍林躍、張雁全,舉重世界冠軍張宛瓊,六院院士孫大文,首屆國家杰出醫生林桐榆,韓江實驗室青年科研團隊等制作活動打CALL視頻7期;
邀請在潮工作的河南高校優秀畢業生拍攝《河南人才在潮州》系列專題短視頻;以蘇軾、韓愈為原型,策劃穿越短視頻和AI創意視頻,打造宣傳熱點爆點。活動以來,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等近50家主流媒體,多平臺宣傳報道超250條次,瀏覽量超400萬次。
線下,潮州全面升級學子求職體驗。招聘會前,舉辦人才歸潮——“百萬英才匯南粵”廣東潮州引才宣講座談會(鄭州大學站),幫助學生們更清晰地規劃自己的職業道路,提升求職成功的幾率。活動中,為助力畢業生面試“脫穎而出”,招聘會還提供了一站式求職服務:職業妝造區、職業指導區、自助打印區為求職學子解決“后顧之憂”。
此外,惠州、潮州兩地人社局在現場設立政策咨詢臺,針對“社保銜接”“人才補貼申請”等畢業生關心的問題耐心解答,從就業政策到生活保障,全方位掃清來粵就業的“疑惑”,讓學子們對廣東的就業環境與發展機遇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城”與“才”的雙向奔赴,需要優質崗位,更需要優質環境。河南站招聘活動中,潮州向學子展現了一座城市的雙重魅力,既能追尋“詩和遠方”,又可安享“人間煙火”。
引才固然重要,但留才、用才更為關鍵。近年來,廣東省推出一系列有力人才政策誠邀八方英才,潮州市在此基礎上精準施策,構建了一套“引育留用”的全鏈條人才服務體系。



企業代表向學生們介紹相關情況。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玫 攝
從頂層設計看,全面實施韓江人才計劃,為人才提供安居安家、醫療保障、配偶安置等五類十八種服務。連續兩年成功舉辦人才周活動,開展“潮緣”“人才開講”、人才研修療養、人才音樂會等活動。
在聚力共建美麗潮州方面,實施人才“歸潮”工程,開展青年學子歸潮行動,舉辦優秀高中畢業生座談會,構建從高中畢業升學到大學畢業就業的全程跟蹤聯系服務體系,引導大學生知鄉、愛鄉、返鄉、建鄉。
尤為重要的是,潮州為人才施展才華提供了大舞臺。開展專家人才匯潮行動,成立潮州醫療科技創新聯盟,推動合作創建三甲醫院、聯建重癥監護病房等36個項目轉化落地。設立潮籍博士團潮州專家工作站,構建企業與博士常態化產學研項目對接平臺,推動28項科研技術需求對接。
好政策是人才“留下來”的核心原因。
“學姐喊你來廣東工作啦!”在潮州市博物館工作的河南籍人才郗悅,此次以“潮州引才大使”的身份回到母校。她向學弟學妹們分享自己在潮州的工作與生活經歷,積極推薦潮州市博物館的招聘崗位。
郗悅是潮州市2024年引進的考古學專業人才。“潮州是一座寶藏城市,在這里我不僅可以參與潮州窯遺址的考古發掘,還能體驗特色文化和美食美景。”她將繼續發揮橋梁作用,帶動更多河南學子到廣東、到潮州就業、安家、筑夢。
校地攜手共育英才。活動期間,潮州市與鄭州大學簽訂校地校企合作協議,各方將圍繞項目技術攻關、人才培養輸送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為后續人才培養與就業合作奠定基礎。河南—潮州人才協作將從“活動式引才”邁向“機制化合作”,為兩地長遠發展注入持續動能。
“‘百萬英才匯南粵’活動帶來眾多優質企事業單位,與學校13個齊全學科門類及學生需求高度匹配。現場6個學院與企業簽約,此次集中對接較以往單家合作更深入,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助力產學研深度合作,活動規模大、層次高,獲教育部關注,值得推廣。”鄭州大學就業中心副主任任志田為活動點贊。
濟濟多士,乃成大業。此番“暖流”北上,遞出的不僅是一份份沉甸甸的“就業禮包”,更彰顯了一座千年古城在新時代成就人才的戰略格局和城市溫度。
文字 | 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玫 林宗楷
視頻 | 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鋼凱 蔡鍶桐 丁汝櫻
編輯 | 翁純
審核 | 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