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腕表成新時尚單品。 資料圖片
手腕上的小小空間,竟成了科技和時尚搶著“刷存在感”的核心區?
隨著科技與時尚的深度融合,智能手表正徹底擺脫“數碼工具”的單一標簽。京東等平臺聯合發布的《2025智能手表時尚趨勢白皮書》顯示,83.9%的受訪消費者認為智能手表是“科技潮品”。
手腕“黑方塊”不再千篇一律
不知不覺間,人們腕間的智能手表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黑方塊”。有的搭載了細膩的皮質表帶,搭配西裝時盡顯商務優雅;有的采用多彩硅膠材質,運動時活力十足;還有的融入了金屬拉絲工藝,搭配連衣裙便能輕松適配約會場景。加上可隨意更換的電子創意表盤,智能手表徹底擺脫了“數碼工具”的刻板印象,成為穿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同時,越來越多人認為,真正的時尚離不開智能與個性:能精準監測健康數據、無縫連接生活場景的智能手表,比單純的裝飾性腕表更具吸引力。
調研顯示,61%的受訪人士認為時尚是“全方位的生活方式”,52.5%將其視作“內在氣質的體現”,60.9%仍看重傳統的“外在表達”。這種認知轉變背后,科技力量正在主導時尚話語權。
科技與時尚“綁定”
藍寶石玻璃鏡面和航天級鈦合金表體組成耐磨又抗造、質感拉滿的表身;全新定位系統進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可精準記錄運動軌跡;超過百種運動模式,騎行模擬功率、模擬踏頻超專業,越野跑、高爾夫等高階運動也能hold住……最新款上市的國產智能手表堪稱智能手表里的“卷王”,其配備的感知系統,在健康監測方面能夠覆蓋心率、血氧、睡眠全方面精準監測,續航更是拉升至三周,出差、旅行不用有電量焦慮。
不用面面俱到,但至少需要滿足一部分受眾的核心需求——73.7%的受訪者表示,科技發展與新事物出現是影響時尚觀的首要因素。在時尚綜合指數評選中,“科技”以70.4%的占比高居榜首,“智能”以63.9%緊隨其后,“個性”則以63.1%位列第三,三者以絕對優勢領先傳統時尚要素。有趣的是,大多數受訪者認為科技潮品能提升時尚感,近半數人將“善用智能單品”列為“時尚的人”的核心標簽。
女性也愛的智能單品
智能手表行業正迎來黃金增長期。2025年前七個月,頭部品牌新品數量同比增長28%,材質與設計創新成為競爭焦點。蘋果、華為、小米等品牌紛紛通過工藝升級突破腕上美學邊界,推動產品從功能導向向時尚導向轉型。
同時,智能手表這一科技類單品已絕非男性專屬的硬核裝備。白皮書顯示,女性用戶同比增長53%,其中16至25歲女性增速高達118%,成為推動智能手表市場時尚化的核心力量。這一群體的崛起直接帶動時尚相關需求爆發,“簡約”“高顏值”成產品相關熱搜詞,“商務風”搜索增速更是翻了四倍。
易被真實體驗種草
選購過程中,社交媒體成了重要的參考渠道。人們會在網上查看產品使用體驗,看看不同款式的手表在實際場景中的搭配效果;也會被社交媒體上的“種草”內容吸引,因為一張好看的搭配圖、一段真實的使用感受,就對某款手表產生興趣。這種基于真實體驗的推薦,往往比傳統廣告更有說服力。
選擇一塊智能手表時,消費者最看重什么?在20項購買決策因素中,“外觀設計和風格”躍居第五,僅次于性能與健康、運動功能等核心屬性。更令人意外的是,52.9%的已購用戶表示會因設計不佳放棄功能完善的產品,顏值已成為不可妥協的選擇。
個性化需求同樣凸顯。“個性化表帶、外觀”以50.6%的選擇率成為最心動的決策因素,超過半數的用戶會額外購買表帶自定義風格。佩戴場景也從單一使用延伸至穿搭體系,多數用戶會主動將智能手表納入日常穿搭,更換不同風格的電子表盤及表帶,形成獨特的“搭配儀式”。
來源|《北京青年報》
編輯|翁純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