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歐老師,早上好!”早晨8時10分,市蘭英第一幼兒園門口稚嫩的問候聲此起彼伏。教師歐婷彎下腰,笑容燦爛地回應著每一個孩子:“寶貝們,早上好!”她牽起幾只小手,引導他們走向智能晨檢機,“來,把小手放上去,張大嘴巴。”溫柔的話語,開啟了孩子們在園的一天。

歐婷引導幼兒做晨檢。
孩子們眼中親切的小歐老師,是一位畢業于河南大學的“95后”音樂碩士,去年通過“潮涌韓江·廣濟英才”引才活動來到潮州,從事音樂教學工作。

歐婷給孩子們上音樂課。

歐婷開展音樂教研課。
上午9時,教室里響起歡快的旋律,歐婷采用音樂指令引導孩子們圍坐成圈,開啟新一天的音樂課。“小朋友們聽,這是小鹿的聲音。”只見她按下播放鍵,接著又切換旋律,“注意啦,大灰狼來啦,小鹿快躲起來!”剎那間,孩子們的模仿聲、笑聲與音樂交織,孩子們在角色的代入中,通過歌唱與律動,感知音高與強弱的對比。
作為幼兒園的音樂專職教師,歐婷的主要任務是負責全園的音樂活動。“對幼兒而言,音樂是游戲,也是感知世界的橋梁。”她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認知特點,精心設計教學方案,引導他們“玩中學、學中玩”,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讓孩子們從小就體驗藝術之美,養成發現美、表現美的能力。

歐婷為幼兒園合唱團做培訓。
除了日常教學,歐婷還負責幼兒園合唱團的培訓。面對吐字、音準尚未清晰的孩子,她以愛為基,寓教于樂,采用分段教唱、逐句糾音的方式,幫助孩子們克服難點。“當聽到孩子們用清澈的聲音完整唱出一首歌時,成就感難以言喻。”歐婷感慨道。合唱團成立僅一年,從最初的咿呀學語到如今的初具雛形,一次次進步,都讓她更堅定用音樂連接孩子心靈的決心。
歐婷是全園唯一的音樂專業教師,她承擔著教師教研培訓的任務。每學年的音樂教研課上,歐婷會把在高校學到的專業知識,轉化成適合幼兒園教學的方法,和同事們一起打磨幼兒課程,提升教學水平。

歐婷帶著孩子們做手工、玩游戲。

歐婷照看幼兒午休 。
幼師的工作遠不止于課堂教學。晨檢、護學、午休、托管……角色切換填滿歐婷的一天。中午,她是溫柔的“守護者”,細心幫孩子們整理衣物,陪伴他們入睡;下午,她又化身“游戲伙伴”,帶著孩子們做手工、玩音樂游戲,教室里充滿歡聲笑語。“我很珍惜這份工作,不僅圓了我音樂教學的夢,也讓我在多重角色中不斷收獲價值與充實。”歐婷說。
潮州,對于這位年輕的異鄉人而言,已不僅是工作之地,更是安放身心的家園。一碗熱乎的粿條湯、一口香脆的腐乳雞翅,都讓她感受到這座“活著的古城”的濃濃煙火氣與人情味。而最令歐婷著迷的,是鏗鏘有力的英歌舞。第一次通過影像接觸,她便被那充滿生命力的節奏和韻律吸引。“英歌舞融合了武術、舞蹈與民俗,蘊藏著潮州人獨特的精神特質,我想讀懂它的故事。”正是這份對傳統文化的喜愛,加上人才引進政策的推動,讓歐婷堅定了在潮州發展的決心。
采訪尾聲,歐婷向河南的學弟學妹發出就業邀請,“歡迎大家來潮州工作,這里既能感受千年古城的深厚底蘊,又能在慢生活中踏實成長,煙火與理想皆可兼顧。”

作者 | 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育杭
編輯 | 翁純
審核 | 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