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
我們進入
秋天的最后一個節氣
霜降
此時,冷空氣頻繁
氣溫起伏加劇
進入一年中晝夜溫差最大時段
從14日開始,
今年下半年來最強冷空氣登場,
到22日這股冷空氣的影響
才算基本結束。
我國大江南北
提前感受到了常年11月甚至12月的寒涼,
氣溫頻創下半年來新低。
北方人紛紛提早套上羽絨服,
南方人紛紛翻出塵封已久的秋裝。
廣東街坊們
這兩天有沒有饞上一口
打邊爐~
別急
冷空氣有新消息:

據中國天氣網,
未來冷空氣依然活躍,
月底前還會有
兩股冷空氣排隊到場
據中央氣象臺中期預報,25日至26日,受冷空氣影響,西北地區、華北、東北地區、黃淮等地氣溫將下降4℃至6℃,局地降溫8℃以上。
此外,28日至29日,一股較強冷空氣將影響新疆北部、甘肅西部、內蒙古西部等地,30日起,這股冷空氣將自北向南影響中東部大部地區。
23日至24日,青藏高原等地有一次雨雪天氣過程,西藏東部、青海東部和南部、川西高原中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局地大到暴雪。同時,四川盆地、陜西等地雨水也將增多。
其中,23日,西藏東北部、青海南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10~17毫米);四川盆地西北部、海南島南部、臺灣島中部和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其中,臺灣島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暴雨,局地大暴雨。
24日,西藏東部、青海東部和南部、甘肅南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雪,局地暴雪(10~15毫米);內蒙古河套地區、西藏東部和南部、西北地區東部、華北南部、黃淮西部、西南地區東部、臺灣島等地部分地區有小雨,其中,臺灣島北部和東部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對此,廣東街坊:
啊?
華南呢?
冷空氣還有廣東的份嗎???
就在秋意漸濃之時,
冷空氣準備撤場,
陽光將要接力上線。
周末廣東最高氣溫
會回升到接近30℃。
廣東省氣象臺預計,10月23日—24日廣東海面風力有所減弱,但受冷空氣影響,仍有6~7級東北風。另外,受“風神”外圍云系影響,10月23日粵西市縣有零星小雨。10月24日—25日廣東大部多云間晴,氣溫回升。
霜降,
標志著天氣由涼轉寒,
萬物隨寒氣增長而逐漸蕭瑟。
人體的陽氣亦隨之向內收斂,
是補冬不如補霜降”的黃金時期。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綜合二科主任李新梅主任醫師介紹,此時補秋養生,當“平補、潤燥、健脾、斂陽”,為即將到來的冬季儲備能量。
此時節的嶺南,霜花未至,但氣溫漸降、晝夜溫差變大,雨量減少,秋燥更為明現。因此,要淡補而不膩,平養而不燥。日常生活的調節中,霜降時節除了飲食上防秋燥,還要注意情志上防悲秋、衣著上防秋寒。

秋末冬近
中醫喊你順應天時多睡點覺
霜降為秋之末、冬之近,養生要注意順應天時,秋收冬藏。這時節,睡個懶覺天經地義!中醫專家提醒日常起居作息注意三點:
其一是睡眠充足,以待陽光。相對夏季和初秋,霜降時節睡眠可適時延長。以順應早臥晚起,向冬天過渡,充足休養,使陰血內生,使陽氣收斂。
其二是適時增衣,注意保暖。晝夜溫差之大相信大家最近幾天已有深刻體會,別忘了隨時根據體感增減衣服,還要注意暖背、暖腹、暖足,防止風寒入侵,身體受涼。
其三是調攝心境,以防悲秋。霜降時節,秋風蕭瑟,最易悲涼傷肺。建議大家這時候多聽一點平和的音樂來舒緩情緒。也可以抽空重新布置一下家里,換一些溫馨的家居飾物,來取悅自己,調節情緒,保持愉悅。

運動養生
益肺健脾傳統八段錦練起來
霜降時節,是秋冬過渡的關鍵節點。運動養生應順應“秋收”的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出汗不宜過多,以避免陽氣外泄,為順利過渡到“冬藏”打好基礎。
推薦幾個八段錦的簡單動作,尤其推薦其中的兩招:
(1)雙手托天理三焦(調暢三焦):通過雙臂托舉回落的柔和動作,起到理三焦、調臟腑的作用,以達益肺健脾、陰陽調和之功。
(2)調理脾胃須單舉(調理脾胃):通過上肢一上一下的交替單舉,調理脾胃,脾為肺之母,滋養肺臟,以達養陰潤肺之效。
此外,“拍八虛”也可以達到調暢經絡氣血、調理臟腑的效果:通過拍打八個特定的部位(兩肘窩、腋窩、髀窩、腘窩),起到疏通氣血、通經活絡、調理臟腑、平衡陰陽之功。

飲食調養:
補秋潤燥安神又養顏原來是它!
霜降正是藥膳調養的黃金季節,
李新梅給大家推薦
以下兩種藥膳。
首先是一款平時靚女們用來養顏,在秋季老少咸宜的糖水,銀耳蓮子百合羹。
銀耳蓮子百合羹:
銀耳30克(養陰潤肺) 蓮子15克(健脾安神)
百合15克(養陰潤肺) 大棗15克(健脾益氣)
所有材料一起煮羹飲用,具潤肺養陰健脾安神之功,煮到起膠質是最好的??煸囋嚢?!

接下來推薦的另一道,也是老廣餐桌上很常見的家常湯水——沙參山藥老鴨湯。
用養陰潤肺的沙參15克,健脾養肺益腎的山藥30克,健脾益氣的大棗15克,滋陰潤燥的老鴨一只,大約500克,再放入健脾溫中的生姜2片,所有材料一起煲,共煮湯飲用,具益氣健脾養陰潤燥之效。

轉給家人們,提醒~
來源|綜合自中國天氣網、中央氣象臺、@廣東天氣、@廣州天氣、廣州日報、新華社
編輯|翁純
審核|梁佳濤
- 預防基孔肯雅熱,這些防蚊滅蚊“真功夫”請天天練
- 最高補貼14萬元 潮州市生態環境局解讀非營運類老舊中重型貨車淘汰更新補貼政策
- 便民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聚焦“百千萬工程”鄉村服務活動走進潮安區登塘鎮|聚焦“百千萬工程”
- 在千年瓷都安放理想與生活 河南青年考古學者郗悅的潮州緣
- “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 | 湘橋區橋東街道黃金塘村:多維發力扮靚鄉村 典型村建設提速增質
- 潮州打造全省首個養老金融綜合服務共建區
- 共建城市文明 | 文明之花綻鳳城 凝心聚力謀新篇!市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推進會匯聚文明創建合力
- 湘橋區磷溪鎮:青春畫筆讓鄉土文化“破圈” | “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