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人社部官網公布
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
最低工資標準情況
(截至2025年10月1日)

數據顯示,廣東第一檔月最低工資標準為2500元,第一檔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為23.7元,其中深圳第一檔月最低工資標準為2520元。
從月最低工資標準看,上海以2740元的標準居全國首位;從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看,北京27.7元的標準為全國最高。
什么是最低工資標準?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所稱正常勞動,是指勞動者按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在法定工作時間或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從事的勞動。勞動者依法享受帶薪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生育(產)假、節育手術假等國家規定的假期間,以及法定工作時間內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視為提供了正常勞動。目前,最低工資標準檔位最多為四檔。
用人單位如果不執行
最低工資標準
將承擔什么責任?
勞動者如何維護合法權益?
用人單位不執行最低工資標準將違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規定。
用人單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不支付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依法責令用人單位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對違反最低工資標準規定的用人單位,勞動者有權投訴舉報,舉報途徑包括12333熱線、屬地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等,也可依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為什么有不同檔次的最低工資?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的不同行政區域可以有不同的最低工資標準。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的不同行政區域,可以執行不同的最低工資標準。換句話說,從省域范圍內各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出發,各省有了相對自主的劃分權,最低工資劃分也不再追求“籠統”,而是依據實際,更有“層次感”。
確定和調整月最低工資標準,應參考當地就業者及其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職工個人繳納的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以及職工平均工資、經濟發展水平和總體就業狀況等因素。
來源|人社部官網、現代+、羊城晚報、南方網
編輯|吳冰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