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中秋之夜,喜慶祥和
10月6日晚上
潮州多地舉辦
慶中秋燒瓦窯文藝匯演主題活動
以“燒瓦窯”和潮州大鑼鼓、英歌舞、煙火秀等
精彩節目相結合的形式慶祝中秋佳節
眾多市民游客前來觀看這場視覺盛宴


傳統的燒瓦窯儀式,承載著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蔡泳 攝
“3、2、1,點火!”晚上7時30分,隨著主持人一聲令下,湘橋區鳳新街道大園村的瓦窯塔正式點燃,村中青年們手持一桶桶油潑向瓦窯塔。不久,窯體通紅、火星點點,窯頂竄出的火舌,如一條條火龍騰空,一派紅紅火火?,F場還有專業人員往窯中扔鞭炮,隨后“噼里啪啦”聲響起,火星漫天飛舞,與天上的明月、燒紅的瓦窯交相輝映,構成一幅蔚為壯觀的風景。

潮安區浮洋鎮劉厝村舉辦慶中秋燒瓦窯文藝匯演主題活動。 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春生 攝
在潮安區浮洋鎮劉厝村,一座高度達到15.6米、由3萬塊青磚堆砌、內裝約48噸木柴的瓦窯塔在中秋前夕搭建成型。晚上7時40分,巨大的瓦窯塔正式點燃,隨后經驗豐富的村民不斷向瓦窯塔中增添木材,熊熊烈火沖天而起,場面格外壯觀。據了解,這座瓦窯塔是劉厝村有史以來最高的一座,歷時20余天終于完工,旨在以“最高瓦窯塔”的形式,寄托發展蒸蒸日上、生活興旺順遂的美好期盼。

傳統的燒瓦窯儀式,承載著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春生 攝
伴隨著現場越燒越旺的瓦窯塔,各地潮劇、舞獅、潮州大鑼鼓、英歌舞、水上飛人煙火秀等精彩節目輪番上演,為市民游客獻上一場視聽盛宴。大家被熱鬧喜慶的氣氛包圍著,紛紛用手機、相機記錄精彩瞬間。
“這是我第一次現場看燒瓦窯,十分震撼?!睆膹V州回家度假的大學生李偉宇告訴記者,這兩年通過短視頻平臺傳播,燒瓦窯被越來越多人所喜歡,作為潮州人感到很自豪,希望這項習俗可以一直傳承下去。
中秋夜燒瓦窯是潮州傳統習俗。相傳元朝末年,中原志士為反抗殘暴統治,在中秋夜以燒瓦窯煙火為號,揭竿起義。這一歷史逐漸演變為民俗流傳下來后,又因“瓦”字發音在潮州話中與“蟻”同音,燒瓦窯逐漸成為滅蟻防災的一種期盼象征。而今隨著時代發展,燒瓦窯又被賦予更多祈愿日子美好、家人平安的寓意。

央視直播潮州燒瓦窯。來源:看潮州APP
據了解,今年中秋夜,湘橋區鳳新街道大園村、潮安區浮洋鎮劉厝村以及彩塘鎮、金石鎮、楓溪鎮等地的部分村莊,紛紛舉行燒瓦窯活動,為村民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此外,為了讓無法親臨現場的觀眾也能一睹活動風采,多地安排了現場直播,尤其劉厝村燒瓦窯活動憑借其獨特民俗魅力,中央電視臺作了現場直播。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嘉爍
編輯|吳冰
審核|梁佳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