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秩弦歌不輟,一甲薪火相傳。2025年,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迎來成立60周年。值此重要節點,學會特別向1965年以來為中國工藝美術不懈耕耘的42位“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獲得者致以行業敬禮,來自廣東潮州的國家級非遺專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專家楊堅平先生在致敬名單之列。
今年93歲高齡的楊堅平,深耕潮汕民間工藝美術研究70余年。他與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的60年征程同向同行,在他眼中,學會成立60周年的意義,是“證明自己走對了從事工藝美術的康莊大道”,而學會多年來“承上啟下、走出去請進來”的紐帶作用,讓他更堅定了傳承非遺的使命。
談及潮州工藝美術的獨特魅力,楊堅平有著深刻見解。“潮州開放包容的文化孕育了敢為人先的特色,數百年來民間工藝道路的堅守、民間畫師的核心作用,加之僑鄉文化的滋養,共同造就了潮州金漆木雕、潮繡、民間剪紙‘金碧輝煌、典雅大氣’的獨特風格,其題材與技藝在全國獨樹一幟。”
為讓這些“獨一份”的技藝在當代延續生命力,楊堅平傾注了畢生心血。他深知工藝美術兼具商品與藝術品雙重屬性,提出“抓生產促發展、堅持內外雙銷”的傳承路徑,更直面行業痛點——“潮州不缺‘演員’,缺懂經營、理論、設計、創新的‘導演’”,30余年授課傳藝,培養逾千名藝徒及兩名刺繡藝術碩士生。他還創辦潮州市楊堅平非遺傳統工藝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館內3000余件藏品涵蓋潮州剪紙、木雕、潮繡等國家級、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多件獲國家級、世界級金獎,成為展示潮汕工藝最高水平的窗口。
從年輕時放棄西畫投身民間工藝,以“糧米換剪紙”搜集藏品,到受國畫大師關山月啟發深耕傳統工藝研究;從參與創作粵繡精品《九龍屏》斬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杯獎,到耄耋之年仍探索民間工藝博物館創新、執著學術研究,楊堅平的一生與潮汕工藝美術緊密相連。
楊堅平不僅是“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薪傳獎”等多項大獎的獲得者,更被中國藝術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呂品田贊為“潮汕鄉土藝術的堅韌守望者”,被譽為潮州民間文藝的“百科全書”。
在楊堅平看來,非遺傳承不能“依樣畫葫蘆”,需兼顧設計、技術、理論與管理,更要“繼承性創新”。如今,站在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成立60周年的新起點上,這位九旬老者仍未停下腳步,他希望以畢生積累,讓潮汕地區的工藝“絕藝”在新時代煥發新生,為中國工藝美術的傳承創新續寫潮汕篇章。
文字 | 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慧
編輯 | 翁純
審核 | 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