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潮州市整頓“散亂污危”工業企業推動傳統產業提質升級三年行動方案》(下稱《方案》)印發,提出自2025年8月至2028年8月,用三年時間對“散亂污危”工業企業集中攻堅,關停取締一批、集聚搬遷一批、規范改造一批、提升發展一批,進一步整頓規范市場秩序,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支持守法經營企業做強做大、集聚發展。
《方案》明確,“散亂污危”工業企業是指不符合產業政策和布局規劃,未依法辦理相關審批或登記手續,不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工業企業。
在具體處置路徑上,關停取締一批即對“四無”工業企業,通過整頓仍無法達到環保、消防、安全等驗收標準,達到法律規定應停產、停業、關閉條件的,由縣區政府牽頭依法查處、關停取締,做到“兩斷三清”(斷工業用電、用水,清除原料、產品、生產設備)。
集聚搬遷一批,對達不到停產、停業、關閉條件的“四無”工業企業,通過整頓可達到環保、消防、安全等驗收標準,符合國家、省和市產業政策,但不符合布局規劃的,引導企業搬遷進駐園區(集聚區)發展。
規范改造一批,對達不到法律規定應停產、停業、關閉情節且未列入整合搬遷計劃,符合產業政策和布局規劃的“四無”工業企業,要求限期完善相應登記審批手續、污染治理設施、安全生產設施,規范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制度。
提升發展一批,對完成整改的企業,由縣區政府納入日常監管范圍,支持企業加大研發和技術改造投入,引導企業抱團合作發展;對具備成長潛力的小微工業企業,列入“小升規”培育庫,服務推動企業上規模。
潮州制造業特色鮮明、基礎扎實,發展潛力巨大。如何讓“制造”走向“智造”,必須堅持技術創新與質量品牌“兩條腿”走路。
《方案》提出,支持企業組織開展產學研協同攻關,加快突破一批重點產業領域和關鍵科研環節的“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另外,加快企業“數轉智改”,加快設備更新與智能化升級;推動企業生產制造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升級;重點培育壯大優質企業,積極推進“個轉企”“小升規”,支持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挖掘培育一批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力爭至2027年“優大強”企業實現三年倍增,年均新增上規企業100家。
在質量品牌方面,《方案》重點提及衛浴、不銹鋼等行業。潮州將強化衛生潔具、不銹鋼等重點產業集群質量監管,建立智能衛浴產品質量追溯平臺,實施智能衛浴市場凈化行動,全面清理未獲3C認證產品。“高價值專利培育”得到重視,潮州支持企業建設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中心,挖掘和布局高價值專利;探索構筑重點產業技術專利池,引導優質企業儲備布局一批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和標準必要專利。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戰略,推動一批企業通過灣區認證,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探索打造“潮州智能衛浴”等區域制造品牌,鼓勵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定,打響“潮州制造”區域品牌。
《方案》體現出“有破有立”的系統思路。如何“破”——潮州將以整頓“四無”企業為重點,全面排查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違法用地、違法建筑、違法經營、違法居住以及安全生產不達標、環境保護不達標、產品質量不達標等問題,嚴查偷稅漏稅、欠繳社保等行為,推動企業守法經營、公平競爭。
怎么“立”——《方案》提到,潮州還將以企業集聚為引領,通過優化提升園區平臺、推動企業入園發展、引導企業抱團發展、擇優配置土地資源等方式,加速產業集群成勢。
潮州鼓勵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股權合作、技術對接、建設共享車間等方式抱團發展。以衛浴、婚紗晚禮服等有全國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為重點,分別建成國家級和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1個和3個。
為解決企業“用地難”問題,潮州將建立擬回購存量閑置土地清單、新增土地儲備項目清單,完成產業用地收儲3000畝以上。同時,推動“散亂污危”企業堅決出清,引導企業轉型升級或有序騰退,加強對守法經營優質企業的用地保障,優先扶持優質企業做大做強。
作者|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宗楷
編輯|李歡歡
審核|梁佳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