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上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舉辦第三場記者招待會,介紹第四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抗戰紀念設施和抗戰遺址、遺物修繕保護等方面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退役軍人事務部:投資2.7億元加強烈士陵園提質改造
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馬飛雄介紹,退役軍人事務部通過實地踏勘、史料查證、走訪調研等方式,開展烈士紀念設施信息采集校核,摸清抗戰烈士紀念設施底數,實現信息化、數字化、精細化管理。加強烈士陵園提質改造,投資2.7億元,實施43個抗戰烈士紀念設施建設項目;實施全國縣級以下烈士紀念設施整修工程,補助資金20億元,推動7.7萬余座零散烈士墓遷至烈士陵園。聯合最高人民檢察院開展專項行動,與國家文物局密切配合,助推抗戰烈士紀念設施和文物管護,有效提升設施總體面貌。
退役軍人事務部:我國先后公布四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294處,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1128名
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馬飛雄會上介紹,退役軍人事務部開展抗戰英烈史實搜集整理,組織口述歷史采集、遺物史料展覽、英烈事跡編纂等,深挖英烈事跡和精神,積極打造精品展陳;先后公布四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294處,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1128名;連續舉辦四屆全國英烈講解員大賽等系列活動,持續講好抗戰英烈事跡和中國抗戰故事,推動全社會形成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的良好氛圍。

役軍人事務部:我國在境外有抗戰紀念設施和遺跡百余處,包括港澳地區80余處
退役軍人事務部褒揚紀念司、國際合作司負責人李敬先介紹,我國在境外有抗戰紀念設施和遺跡百余處,主要包括在緬甸、印度、馬來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俄羅斯等國30余處,在港澳地區80余處。這些紀念設施和遺跡一般由當地華僑華人、社團組織或中資企業、所在國有關部門等管理,大部分管理狀況較好。國務院公布的前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中,港澳地區有3處、海外有3處。這次公布的第四批名錄中共有4處境外紀念設施。

李敬先表示,這些紀念設施見證了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面對日本侵略者的野蠻行徑,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與祖國人民一起,義無反顧投身到這場關系民族生死存亡的偉大斗爭中,浴血奮戰、視死如歸,萬眾一心、同仇敵愾,最終取得了勝利,生動展示了偉大抗戰精神。
國家文物局:全國年均舉辦500余個抗戰主題展覽,迎逾6000萬人次觀眾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孫德立在會上介紹,全國年均舉辦抗戰主題展覽500余個,超過6000萬人次觀眾走進抗戰遺址和場館。96個抗戰遺址和場館被列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設立內地首個港澳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越來越多的抗戰遺址和場館成為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國防教育的重要場所。

國家文物局:抗戰文物資源家底基本摸清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孫德立在會上介紹,我國抗戰文物資源家底基本摸清。據統計,全國抗戰主題不可移動文物有1萬余處、可移動文物50萬余件/套。正在開展的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一批抗戰遺址,并將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的紀念設施作為重點調查對象。
來源|廣東新聞聯播綜合央視新聞、南方+
編輯|蔡楊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