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進入登革熱、基孔肯雅熱高發季節
這兩種疾病主要通過
攜帶病毒的伊蚊叮咬傳播

托幼機構及各類學校
一般綠植覆蓋率較高
教學場景多樣,露天設施較多
有蚊蟲孳生和藏匿的風險
其次是校內學生易聚集,且流動性大
使得托幼機構及各類學校容易成為
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在內的
蚊媒傳染病的潛在傳播場所
為了確保師生的健康安全
學校必須高度重視
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防控工作
其中
清除蚊蟲孳生地和滅殺成蚊
是防控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的關鍵手段
為此我們特制作了
托幼機構及各類學校防蚊滅蚊指南
趕緊來看看吧
↓↓↓
托幼機構及各類學校防蚊滅蚊指南

(一)每天及時清運垃圾,并清理學校范圍內的各種散在垃圾容器,如一次性飯盒、水杯、礦泉水瓶等。
(二)室外的各種盆、瓶、罐等容器積水需要及時傾倒,廢棄的容器要及時清除,暫時閑置未用的容器應當逐一翻轉反扣,防止再次積水。
(三)水桶、水缸、水槽等功能性儲水容器需要嚴密加蓋并定期換水。
(四)對于一些洼地、假山、樹洞、運動器材內積水,可以使用砂土填埋的方法防止蚊蟲孳生。
(五)使用刀將竹筒劈開十字槽,或者用細沙填滿可能積水的竹筒。
(六)輪胎可在下方扎孔防止積水,或在里面投放廢機油或者滅蚊蚴藥物。
(七)景觀水池可以飼養觀賞魚滅蚊,適用魚種有金魚、錦鯉、食蚊魚、羅非魚等。
(八)清除室內積水,尤其是花盆托盤、飲水機水槽、空調冷卻水、冰箱底部的水盤等。富貴竹、萬年青、綠蘿等水培植物應每隔3~5天換水洗瓶、清洗根須。蚊媒傳染病流行期間(每年4~11月)最好不要種養水生植物,如要種養則改為用泥、沙種養,土培植物不用花盆托。
(九)對于水池、沙井、電纜溝、排水溝,化糞池等難以清除積水的水體,投放緩釋滅蚊蚴劑,如有機磷殺蟲劑(安倍、倍硫磷緩釋劑等)或生物制劑(如蘇云金芽孢桿菌、S-烯蟲酯等)。
(十)完善學校內防蚊設施,排水道口安裝防蚊閘,沙井電纜井的孔洞使用防蚊膠貼封堵。
(十一)注意對游泳池的排水口的檢查。
(一)滯留噴灑:對2米以下綠化帶植被、墻角、樓梯間、雜物間采用常量噴霧器進行滯留噴灑。重點在綠化帶植物,尤其是竹林、蕉類、海芋等儲水植物,噴灑時噴頭從下向上45°角噴灑,達到葉片背面濕而不滴的程度為宜,至少一個月處理一次。
(二)空間噴灑:可使用超低容量噴霧器或熱煙霧機進行噴霧,適用場所是學校范圍內的外環境,教室、辦公室、樓道等;空間噴灑需在白天進行,最好是伊蚊活動頻繁的清晨和傍晚,每周處理1~2次為宜,可選擇節假日開展。
(三)使用熱煙霧機對下水道進行熱煙霧滅蚊。
(四)綠化帶和樓梯走廊可放置滅蚊燈進行物理滅蚊。
(五)在教室或辦公室的門和窗戶安裝防蚊紗網,防止蚊蟲飛入室內;同時在學生、教職工宿舍床鋪安裝蚊帳,防止蚊蟲叮咬。
(一)學校指定專人負責校園預防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防控工作,并每周在學校范圍內進行巡視檢查,發現積水及時清除,發現問題及時上報進行整改。
(二)加強預防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等蚊媒傳染病的宣傳教育,定期開展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防制健康教育課程,對師生普及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防控知識,做好“小手拉大手”的宣傳,組織師生開展全校清除積水活動。
(三)學校的花園、植物園是伊蚊孳生的重點場所,需要定時檢查積水并采取藥物噴灑的方法防制蚊蟲。
(四)學生宿舍是防蚊的重要場所,應定期檢查衛生,處理積水。
(五)加強教職工和校醫培訓,使其明晰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相關癥狀及判斷方法,發現疑似病例及時上報有關部門進行確診。
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媒介伊蚊主要孳生地類型
花盆底盤:


辦公室及教室的各種水生植物花瓶:


花圃及周圍的花盆積水、閑置花盆:


運動(活動)場所廢用汽車輪胎、運動器材內積水:


樹木、竹支架頂端積水:


噴水池、教學用水生植物養殖池:


運動場排水溝,市政管網管道井:


來源|潮州疾控、東莞疾控
編輯|郭洵汐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