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湘橋區橋東街道社光村錨定“村容整潔、鄉風文明、管理民主”目標,以文明創建為抓手推動鄉村發展提質增效,先后榮獲全國基層治理示范村、廣東省文明村鎮等多項國家級、省級榮譽。近期,社光村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這是對其長期深耕鄉風文明建設的又一次“國家級”肯定。
社光村航拍圖。
在社光村,村道干凈整潔,民居錯落有致,房前屋后綠植盆景相映成趣,孩童在村里追逐嬉戲,累了便到便民驛站歇腳,志愿者遞上的清涼茶水,成了夏日里最動人的風景。這幅和諧宜居的畫面,正是社光村深耕鄉風文明建設的生動寫照。
社光村共享農場航拍圖。
“村里的變化看得見、摸得著。”村民們交口稱贊。在文明創建過程中,社光村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一手抓產業發展,一手抓民生實事。通過推進村級道路硬化,建設黨建文化公園、文明長廊等休閑場所,實現村容村貌持續美化,以黨風帶民風、以民風促村風,形成文明向上的社會風尚。
“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是社光村的一張閃亮名片。該村自2022年起開展“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以“掃干凈、種漂亮、擺整齊”為標準,獲評戶數從最初的14戶增至目前的160戶,“星級文明戶”牌匾成為鄉村一道亮麗風景線。村民丁阿姨家連續四年獲評“五星級文明戶”,她表示:“環境變美了,大家維護文明的積極性更高了。”
社光村文化惠民活動。
文化賦能讓鄉風文明更有溫度。在文化建設方面,社光村不斷優化文化空間,建成農家書屋、文閣宗祠文化活動中心、便民驛站等陣地,定期舉辦技能大賽和培訓,滿足村民文化生活與就業需求。同時,鼓勵村民創作《美麗社光歡迎您》主題歌、《社光三字歌》等文化作品,成立弦樂隊、潮劇票友隊等團體,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社光村便民驛站。
在社光村共享農場,一排排整齊的竹籬笆十分別致,黃瓜、番茄、辣椒等各類果蔬長勢正旺。每逢節假日,市民游客在園地里體驗親子農耕之樂,在亭臺茶座品茗閑談。近年來,社光村充分利用毗鄰古城區和周邊景點聯動優勢,深度挖掘鄉村資源和文化潛力,探索“農旅+”發展模式。通過流轉、盤活土地資源,打造共享農場、農耕體驗區等特色旅游項目,每年吸引游客超30萬人次。基于周邊院校與住宅小區人流量密集的實際,社光村還與企業合作建設農貿市場和美食一條街,為轄區居民提供近300個就業崗位,帶動了轄區經濟收入。同時,借助這些場所,組織開展“村晚”、文化巡游、田園詩歌朗誦等活動,讓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節目登上舞臺,既展現本土文化魅力,又激活鄉村文旅活力,為“百千萬工程”注入動力。
從環境美到風尚新,從文化興到產業旺,社光村以鄉風文明建設為抓手,走出了一條和諧文明的鄉村振興之路。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瑩
圖片|湘聞
編輯|李歡歡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