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感懷

建軍節前夕,因賦《參戰新兵八一感懷》,又一次想起那年剛當兵趕上參戰——
1978年12月16日,我們應征入伍從家鄉饒平啟程,經汕頭乘船抵廣州,再轉火車奔赴武漢。歷經三天兩夜舟車勞頓,最終抵達襄樊谷城八一電影制片廠第一分廠附近的新兵連營地。
正逢風雪天,天寒地凍。部隊發的棉鞋、棉帽、棉衣褲把周身裹得圓鼓鼓,卻仍覺寒氣刺骨。營房里沒有想象中的整齊床鋪。只在水泥地上鋪一層草蓐,再覆上床單,便是我們的睡鋪。
同場來的戰友偉文嘀咕道:“這環境,比知青場還差勁。”
排長聽見了厲聲說:“當兵就意味著流血犧牲,這點苦,算什么!”
新兵訓練原定三個月,結束后才分入連隊。前期練隊列,后期學投彈、持槍、射擊。一天正操練著,突然響起緊急集合號。連長宣布:“接團部命令,新兵訓練提前結束,即刻分入連隊,準備開赴云南屏邊前線!”
我被分到鐵1師5團1營5連1排2班。班長指令:“我們是參戰連隊,所有個人物品必須登記打包,寫清楚家庭住址及收件人,那是為萬一犧牲時,移交遺物所用。”
營區不分晝夜,緊急集合號響了又停,停了又響。每一次都火速捆好背包挎上槍,以為真要開拔了,集合完畢卻又解散。一老兵私下教我:“新兵蛋子動作慢,晚上睡覺最好別脫外衣。”
營房里,每天回蕩著《上前線歌》的激昂旋律。每天集合聆聽即時戰報。
不能走出營房半步。家書也不許隨意寄出,非寫不可的,內容需經排長嚴格審核。

誓師大會上,有戰友咬破手指寫下血書:誓死報國!……
鋼槍初握日,烽火照南疆。
彈雨穿林嘯,血衣凝月光。
米軌銜烽燧,人字橋如鋼。
四十六載過,猶帶火藥香。
木棉歲歲紅,不見碧林還。
鬢雪未銷志,夢回新現坡。
旌旗映夕照,勛章裹舊傷。
若問平生愿,軍魂永向陽。

作者|湯儒杰
編輯|李歡歡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