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安區楓溪鎮楓溪廣場,曾經斑駁的墻面、雜亂的店招和銹跡斑斑的空調外機已不見蹤影。如今,映入眼簾的是整潔統一的米灰與淺黃色建筑外立面,店招風格協調美觀,空調外機被深灰格柵規整包裹……這些變化的背后,得益于潮安區探索實踐的“央企助力優先、重點企業參與、本地企業跟進”三級共建機制高效運轉。
楓溪鎮楓溪廣場至如意路口建筑立面及建筑前場地面提升項目(施工前)
楓溪鎮楓溪廣場至如意路口建筑立面及建筑前場地面提升項目(施工后)
面對體量大、技術要求高的“硬骨頭”項目,央企以資源整合率先破題。在楓溪廣場至如意路口建筑立面提升項目中,中鐵十八局創新采用“集中化打造、模塊化預制、分段式施工”方案,通過將店招、空調罩等大量構件在工廠預先標準化生產,再運到現場直接裝配,顯著提升了施工效率,實現75天高效完成100多棟建筑立面改造,刷新同類工程速度紀錄。同時,項目還實施“白+黑”錯峰作業,最大程度減少施工對商戶和交通的影響。如今,這條街道面貌一新,整潔有序,成為街區更新的樣板。
楓溪鎮楓溪廣場至如意路口建筑立面及建筑前場地面提升項目(施工前)
楓溪鎮楓溪廣場至如意路口建筑立面及建筑前場地面提升項目(施工后)
高鐵潮汕站周邊升級改造工程,同樣彰顯了央企速度。中鐵十九局將10萬平方米的施工區域精細劃分為18個網格單元,每個單元由專人負責,確保問題即時響應。同時,引入環保的溫拌瀝青技術降低碳排放。項目自2024年8月啟動,12月完工,短短4個月時間便完成5條主干道10萬平方米的升級改造,修復路面1.73萬平方米,車輛通行效率提升40%。
鳳塘鎮書圖村小公園(施工前)
鳳塘鎮書圖村小公園(施工后)
對于需要精細化設計、專業化運營的項目,實力雄厚的重點企業精準介入。鳳塘鎮書圖村,曾經困擾村民20年的廢棄低洼積水地,在廣東建工潮投建設有限公司的公益性幫扶下,通過鋪設7800平方米透水磚、1100平方米草皮,整治48米灌溉渠,設置15塊黨建文化墻等舉措,實現了華麗轉身。如今,衛生死角成為綠草如茵、步道縱橫的黨建文化公園,年均舉辦紅色教育超過30場,村民文化活動參與率也從改造前的約15%大幅躍升至65%,成為凝聚人心、滋養精神的活力新空間,并成功入選2023年廣東省建筑業企業投身“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項目范例名單。
楓溪鎮護堤路綠化提升工程(施工前)
楓溪鎮護堤路綠化提升工程(施工后)
美麗圩鎮的長效維系,更需本地企業深耕細作。2024年,潮州市恒基投資有限公司投入162萬元,實施楓溪鎮護堤路綠化提升工程,以“去雜亂、補短板、增色彩”策略,遷移雜亂喬木502株,新植火焰木、羊蹄甲等鄉土樹種310株,鋪設耐旱大葉油草1.3萬平方米。現在,這條4.7公里長的道路,“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景觀帶令人心曠神怡。環境改善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護堤路風險交通事故率下降55%;科學選用的耐旱植物和透水理念,年節水達1.2萬噸,綠化養護成本降低30%。“明顯感覺路過的人多了,客流量增加了四分之一,每天的營業額提升10%到15%。”當地一位商鋪經營者道出了環境改善帶來的紅利。
從央企集中攻堅重大基建樹立標桿,到重點企業專業運營激活特色空間,再到本地企業精耕細作管護長效,潮安區的“三級共建”機制環環相扣,有效破解了資金、技術、長效管理等難題,匯聚起建設美麗圩鎮的強大合力。環環相扣的“三級聯動”,既跑出了“潮安速度”,更傳遞了“潮安溫度”。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婕
圖片|安融
編輯|李歡歡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