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潮安區立足生態資源稟賦,堅持摸清家底、統籌資金和清理整治,鼓勵各村集體深挖特色優勢、盤活沉睡資源,推動村級集體經濟“造血功能”持續增強,實現收入規模與質量雙提升。
走進歸湖鎮溪美村,青山如黛環抱村落,鳳凰溪穿村而過,潺潺流水與兩岸綠樹相映成趣。岸邊農家樂里游客熙攘,構成一幅“生態引客來”的畫卷。
“溪美村整合鳳凰溪溪美段兩岸約100畝土地,采用獨特的‘334’分紅模式發展農家樂,即30%用于壯大村集體經濟,30%作為全村村民按人口的分紅,40%用于歸還原生產組或個人的分紅。”歸湖鎮溪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朱壁川介紹,目前,該村已發展44家特色農家樂、若干露營營地和民宿,年接待游客近100萬人次。
溪美村的蛻變不止于此。今年來,該村通過推進土地整合項目,將零散地塊收歸集體統一規劃,投資200萬元打造“溪岸果廊”景觀帶。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增集體收入超40萬元,帶動200余人就近就業,讓土地集約化經營釋放出持續效益。
在歸湖鎮鳳東村,農旅融合的探索同樣火熱。奇林逸居農旅綜合體項目一期的公共區域、露營營地、兒童樂園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這個占地160畝的項目,從最初村民的不理解到如今的全力支持,背后是村“兩委”干部多次的上門溝通與耐心引導。
“鳳東村以光伏產業為基礎,整合老厝區閑置魚塘及古宅,成功引進農旅綜合體奇林逸居項目。該項目已基本完成第一期公共區域、營地、兒童樂園等基礎建設,租賃用地約160畝,每年租金12萬元。”歸湖鎮鳳東村村干部許仁淳說。
鳳東村的發展底氣,源于“摸清家底”與“統籌資金”的協同發力。村集體通過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明確林地權屬并允許依法流轉,為項目集中連片經營創造條件;同時借助駐鎮幫鎮扶村等項目資金完善基礎設施,讓鄉村既有“顏值”更有“產值”。
近年來,潮安區深入開展農村集體“三資”清理巡察,重點整治強占集體資源、拖欠租金等問題,加大資產回收力度,同步建立健全“三資”臺賬和管理制度,讓每一分集體資產都在陽光下規范運行,也讓潮安村級集體經濟迎來跨越式發展。2024年,全區418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6.18億元,較2022年的4.46億元增長38.5%,其中212個村收入突破50萬元。

文字|林宗楷 安融
圖片|安融
編輯|李歡歡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