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氣溫攀升
涼皮、木耳等消暑涼菜
成為市民餐桌上的常客

然而
對于金華義烏29歲的大壯(化名)來說
三碗消暑美食下肚
卻將他推向生死邊緣
差一點性命不保
以為只是拉肚子
結果被確診肝腎衰竭
身強體壯的大壯是安徽人,一家四口在金華義烏打工。近日,大壯父親從工地下班,帶回來一大張涼皮,父子倆哐哐炫了好幾碗。
剩下的涼皮,被兩人放在冰箱冷藏室里。大壯本想著晚餐繼續吃,結果直到第三天傍晚,他才從冰箱里取出涼皮,并按涼拌菜的做法,制作了一小盤酸辣涼皮,盛了整整三大碗后吃了個精光。

不久,大壯突感身體不適,最初以為是拉肚子,但家人察覺情況不妙,緊急將他送往醫院。
醫生檢查后發現,大壯的肝腎功能指標超過正常值的數十倍,病情危重,便迅速將大壯轉診至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慶春院區急診科進行搶救。
米酵菌酸中毒死亡率超40%
小伙換血保命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陸遠強主任醫師結合大壯的飲食史,以及其迅猛進展的胃腸道癥狀,和短時間內出現的急性肝衰竭、無尿(臨床考慮急性腎衰竭可能),高度懷疑是米酵菌酸中毒。
隨后,送省疾控的血液標本檢測結果證實了專家的判斷。
陸遠強主任分析,涼皮作為濕米粉類制品,在高溫潮濕的夏季極其容易滋生一種名為“椰毒假單胞菌”的細菌,在繁殖過程中會產生“致命”代謝產物——米酵菌酸。

據介紹,米酵菌酸毒性很強,只需1毫克即可致命,并且沒有能夠解毒的解藥,臨床上只能采取支持療法、對癥治療,無法完全緩解。中毒后常累及肝、腎、腦、心、肺等實質器官。輕則導致中毒者腹痛、嘔吐、腹瀉、乏力、煩躁,嚴重時可迅速引起肝腎損傷并導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關鍵是,被它污染的食物無色無味,不好辨認。米酵菌酸命很硬,不僅不怕烹煮,耐熱性還極強,即便是高溫高壓都不能將它分解。
因此,只能通過血液凈化來清除體內毒素,以及對心、肝、腎、腦等重要臟器進行對癥支持治療,搶救難度極大。我國食源性疾病監測結果表明,米酵菌酸中毒導致的死亡,是我國微生物性食源性疾病死亡的“頭號殺手”之一,中毒患者死亡率超過40%。
幸運的是,經過醫院多方治療,對大壯進行不間斷血液凈化,才艱難地將大壯從鬼門關拉了回來。大壯的肝腎功能逐漸開始恢復,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
專家特別強調,夏季是米酵菌酸中毒的高發期。
涼皮、米線、米粉、涼面、腸粉、土豆粉、紅薯粉等,購買時務必選擇正規商家,留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購買后盡快食用。比如散裝河粉、涼皮等,盡量當天吃完。
在高溫天,常溫下存放超數小時或者冰箱里放隔夜后,要特別小心,一旦發酸、有異味,絕對不可食用。

木耳、銀耳本身完全無毒,正常泡發后食用非常安全。但泡發時間過長(尤其是室溫下泡發過夜),或泡發后放置時間過長,細菌滋生越多,毒素也會悄悄積累。
南方:發酵后制作的湯圓、發酵玉米面;
北方:酸湯子、臭碴子。
生活中
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
不要自己發酵米面類等食品。不自制發酵淀粉類、玉米面、椰漿或椰奶等。
木耳要即泡即食
自己泡發木耳、銀耳,一般冷水泡1-2個小時就可以加工食用,最好不超過4小時,用熱水泡的話時間還要更短。
從正規渠道采購米皮、涼皮、河粉等食品,且在購買當天食用。
不買不新鮮的鮮濕粉類或濕粉條類食品,尤其是購買散裝銷售的濕粉類產品,要注意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信息,低溫儲存,并在當天吃完。
選擇陰涼通風環境儲存食物,避免陽光直射。注意防潮、防霉變。發霉食物及時丟棄,不可沖洗或去除霉變部分后繼續食用。
最后
再次牢記這幾點
遠離米酵菌酸毒素
↓↓↓




夏季天氣炎熱
不僅要預防米酵菌酸
引起的食物中毒
也要注意食物變質
帶來的危害
轉發提醒家人
來源|浙大一院、深圳大件事、央視新聞客戶端、科普中國、南方日報
編輯|蔡楊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