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創新為引擎 聚力增進民生福祉
——“百千萬工程”潮州市百日攻堅行動
系列綜述之改革創新惠民賦能篇
工業用地“敞開申報”專窗入駐市級政務服務中心,構建“線上+線下”雙軌服務體系,優化營商環境;潮安區立足陶瓷產業優勢,在跨境電商領域積極探索實踐,入選省首批“跨境電商+產業帶”試點;饒平縣作為省“社村”合作試點縣,首批11個村集體獲得預分紅50萬元;湘橋區推動“技改”“工改工”等利企政策落地,一季度工業經濟取得“開門紅”……
改革,是破局開路的“金鑰匙”;惠民,是初心不改的“指南針”。如何用改革的銳氣破除發展瓶頸,以惠民的溫度書寫民生答卷?在“百千萬工程”——“改革創新惠民賦能”百日攻堅行動中,潮州將改革創新貫穿始終,聚焦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部署推進展會經濟、農村集體經濟、群眾發動及基層治理等重點改革工作,全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讓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奏響新時代城鄉融合發展的奮進強音。
用改革破局,以創新開路。從工業車間到田間地頭,從中心城區到縣域鎮村,重點改革在多個領域多點開花、縱深推進,成為潮州“百千萬工程”建設的強勁動能。
以政務服務之“變”,換企業群眾辦事之“便”。“一站式辦理大大節省企業的時間,效率很高!”近期,廣東翔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展新增智能衛浴生產項目需用地約12畝,副總經理林毅在市政務服務中心的工業用地“敞開申報”服務專窗辦理業務后,對潮州高效的營商環境贊不絕口。而在今年5月,湘橋區鳳新街道在全市率先完成鎮(街道)政務服務“一站式”體系建設,將公安戶籍、市場監管、農業規建等11個部門163項事項全部納入中心受理,真正實現政務服務事項“應進必進”,讓企業和群眾“進一扇門辦所有事”。
饒平縣是省推進縣域“光伏+建筑”首批應用試點區域。浮濱鎮黃正村利用籃球場屋頂等閑置場所建設光伏發電項目,創新采用“鎮村投資建設+并網直接收益”開發模式實現“陽光經濟”收益。“以前屋頂閑置,現在安裝了光伏板,每年能增加一筆收入,還能為環保出一分力。”黃正村村民楊先生高興地說。這樣的試點項目,是潮州推進能源領域改革、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潮食會”為中國食品工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潮”動力。(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春生 攝)
跨境電商讓潮州陶瓷走向世界。(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莊園 攝)
潮安區擁有陶瓷、食品、不銹鋼等支柱產業。近年來,該區創新辦展模式,將展會“流量”轉化為消費“留量”和經濟“增量”。今年3月底,潮安智能衛浴產業大會將整條產業鏈搬進會場,“前展后廠”為采購商提供“一站式”服務,吸引了2800多家客商,現場敲定26億元訂單;7月份,第三屆廣東(潮州)特色食品產業大會在3天時間里吸引觀展人次達26.7萬,意向訂單金額增至153.5億元,創下3年來新高……潮安區通過“鏈條化”“市場化”等方式,有效促進意向轉化,推動企業抱團發展和整體質量提升,進一步強化區域品牌影響力,成為潮州以產業創新撬動“百千萬工程”的鮮活寫照。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潮州錨定“以人民為中心”目標,將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列為改革攻堅清單,把提升生活品質、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社會動員作為“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的強勁引擎,以實干實績激活改革全盤棋,奮力繪就“百千萬工程”溫暖新畫卷。
群眾“動起來”,家園“美起來”。潮州堅持“為了群眾、依靠群眾”,將發動群眾、激活民力貫穿鄉村建設與基層治理全過程,讓“百千萬工程”成為全民參與的民生實踐。
庭院小美,串起潮鄉大美——超4000戶家庭主動投身“美麗庭院”建設,讓“方寸之美”匯聚成“全域皆景”的潮鄉新貌。
高厝塘村濕地公園“小火車”。(湘橋區區委宣傳部 供)
工匠賦能,喚醒鄉土活力——饒平縣浮山鎮坪洋村泥水匠自發組建“鄉村工匠隊”,用手藝扮靚家園;高厝塘村巧引鄉土人才,精雕細琢出動感噴泉、網紅小火車、休閑茶座等特色設施,既留住鄉愁記憶,又聚攏鄉村人氣。
村民積分兌換超市。(丁唐 攝)
積分善治,凝聚萬家合力——潮安區龍湖鎮后郭村、饒平縣浮山鎮五聯村、湘橋區磷溪鎮溪口七村等村創新設立“積分超市”,以“行為換積分、積分兌物資、參與贏榮譽”的模式,讓鄉村治理從“村里的事”變成“家家的事”,激活基層治理末梢。
仙洲島田園風光美如畫。(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宏文 攝)
潮人公園將成為潮州新地標。(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宏文 攝)
而在湘橋區,歷經綜合整治,特別是“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的加力推進,仙洲島這顆“韓江明珠”煥然一新。當前,仙洲島全域風貌提升工程一期進入收尾階段,通過人居環境整治、風貌管控提升等系列舉措,島上“三線”走向規范有序,生命通道暢通無阻,溝渠循環功能全面恢復,群眾真切感受到生活環境“顏值”與“品質”的雙重躍升。昔日30畝“臟亂差”地塊,如今蛻變為集生態、休閑、景觀于一體的濱水公園,吸引市民游客爭相打卡。“在這兒住了一輩子,看著村里一天天變樣,現在每晚都會到濱水公園散步。”村民翁伯的話語里滿是欣喜。
潮人公園水晶樓。(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宏文 攝)
潮人公園花海絢爛,與建筑物相映成趣。(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宏文 攝)
與此同時,仙洲島上的潮人公園項目建設正加速推進。作為潮州單筆金額最大的社會捐建項目,該公園由潮州三環慈善會捐資4億元打造,建成后將無償捐贈政府并向公眾免費開放。未來,它不僅會成為古城一江兩岸的新地標,更將作為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的重要展示窗口,向世界展現潮州風采。
饒平縣積極探索供排水一體化運營改革,相關做法入選全省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指宣 攝)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百千萬工程”的關鍵一環。饒平縣積極探索供排水一體化運營改革,推動全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從61.38%提升至100%,較全省平均水平高25個百分點,相關改革經驗成功入選全省首批10個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民生領域改革”典型案例。在近兩年治理過程中,饒平縣創新“資源化利用+景觀化改造”生態模式,累計改造生態景觀塘40個、新建人工濕地48座、鋪設排水溝約560公里,惠及近25萬村民。
饒平縣錢東鎮大隴社區長者食堂。(錢東鎮 供)
城鄉養老服務的“溫度”同樣持續提升。潮州全力推進長者食堂鎮街全覆蓋,目前,潮安區建成16家、饒平縣建成23家、湘橋區建成13家,為老年人提供營養均衡、價格親民的餐食服務。與此同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常態化開展,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添幸福感與獲得感。
工業用地專窗讓項目落地按下“快進鍵”,光伏屋頂讓農民共享“陽光收入”,“積分超市”把鄉村治理變成家家參與的“游戲”。從仙洲島白鷺翩躚的濱水公園,到長者食堂里熱氣騰騰的一餐一飯,改變的不僅是面貌,更是人心。潮州用一把把改革鑰匙,打開通往群眾美好生活的大門,以一樁樁民生實事,把“百千萬工程”融入群眾的煙火日常。
改革沒有休止符,惠民永遠在路上。潮州當以“百千萬工程”百日攻堅成果為新起點,讓政務服務的“減法”做得更徹底,讓“一站式”服務覆蓋從項目簽約到投產運營的每個環節,用制度性便利降低發展成本;讓產業創新的“乘法”算得更精準,將產業鏈增值收益更多留在本地、惠及群眾;把群眾參與的“加法”做得更扎實,健全群眾參與機制,讓民眾在鄉村建設、基層治理等事務中有更多話語權和獲得感,真正實現“共建共治共享”;聚焦人居、就業、醫療、養老等民生熱點持續攻堅,在高質量發展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制定系統解決方案,用“繡花功夫”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
在“百千萬工程”的新征程中,潮州應繼續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惠民賦能為目標,勇毅前行,不斷開創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局面,讓潮州大地處處綻放幸福之花,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瑩
編輯|郭洵汐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