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走進湘橋區磷溪鎮蘆莊村,到處都是郁郁蔥蔥的“黃金果”樹——黃皮。茁壯的黃皮果樹上,金黃飽滿的果實壓彎了枝丫,空氣里彌漫著黃皮特有的清冽果香,令人心曠神怡。
農戶在挑選黃皮果。
蘆莊村由葫蘆、后塘、蘇石溪、赤竹坑、小莊五個自然村組成。這里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種植黃皮果。蘆莊村種植的黃皮果絕大多數為“烏皮雞心”品種,果肉甜酸適口且膠質滿滿,汁液豐富而別具香味,是色、香、味俱全的佳果。果樹3月開花,7月果實成熟,當前正是采摘品味的最好時節。
“蘆莊村種植黃皮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早期沒有大面積種植,都是零零散散的。近十幾年來,農戶將空閑的果園都種上黃皮。目前,我們村種植黃皮的面積有1500畝左右,普通畝產可以達到2000多斤。”蘆莊村黨支部副書記林茂樹介紹道,“我們采摘的黃皮果要進一步細篩,摘除掉碎果、青果后,才把最優質的黃皮果送去市場買賣。”
蘆莊黃皮果的優良品質,得益于一棵“烏皮雞心”母樹。一百六十多年前,蘆莊村一位農戶在村內種下一株黃皮果樹,結出的果實果皮微黑且光澤明亮,果肉較普通黃皮果更甜更糯。后來,大家紛紛用嫁接的方法種植“烏皮雞心”果樹。這棵百年母樹被村民親切地稱為“烏皮王”。
村民范敏輝說:“這棵‘烏皮王’母樹,每年3月開花,7月左右可以采摘。這棵老樹每年可以產一兩百斤,果實吃起來果肉多一些,比較酸甜。”
“小莊黃皮人知曉,烏皮品質無剔挑;鼻祖安居剃頭柯,耳孫遍及潮澄饒。”正如這首蘆莊歌謠所說的,由“烏皮王”母樹嫁接而來的黃皮果樹如今已遍布粵東地區。人們口中津津樂道的“烏皮”黃皮果,源頭正是出自蘆莊村。
“黃皮渾身都是寶。”如何把這“黃金果”變成真黃金呢?近年來,為更好地推動黃皮果等特色產業發展,蘆莊村與潮州市湘橋區泰佳水果專業合作社合作,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開展標準化種植技術培訓和指導,幫助村民提高黃皮果畝產產量。除了直接采摘售賣外,合作社還協助農戶將黃皮果加工成蜜餞、果脯、果醬、果酒等休閑零食、飲品,既延長了果品的食用周期,還為黃皮果增值賦能,進一步提高村民收入。
渾身是寶的黃皮開發潛力巨大,接下來,蘆莊村將繼續探索發展黃皮果特色產業,手捧著“黃金果”走上勤勞致富的康莊大道。

來源|湘聞
編輯|李歡歡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