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饒平縣在重點海灣開展海漂垃圾清理行動,優化岸線環境,鞏固治理成效,助力建設水清灘凈的海洋生態環境。
連日來,在海山、所城等沿海鎮的重點海灣岸段,海漂垃圾清理工作有序推進。饒融
在海山、所城等沿海鎮重點海灣岸段,海漂垃圾清理工作有序推進。工作人員撿拾海灘上的塑料瓶、塑料袋等,打包后裝車清運,確保海岸環境整潔干凈。這些海漂垃圾大多是外圍海域漂流過來的,饒平縣養殖產生的垃圾只占一小部分。
面對受風向潮汐影響大,海漂垃圾治理難的問題,饒平縣有關部門及各沿海鎮積極響應,加強巡查監管,規范清運處置流程,持續改善近岸海域環境質量。所城鎮農業農村與生態環境辦公室工作人員蔡爍介紹,該鎮與第三方清理公司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年投入超10萬元,采用“村日常巡查清理+鎮定期抽查核驗+派單清理”模式,由村開展日常排查上報,鎮定期抽查核驗,發現存量垃圾就派單至清理公司展開清理,堅決避免海洋垃圾二次入海污染。
隨著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漁民也主動參與到海漂垃圾清理整治工作中來。所城鎮養殖戶楊先生說:“東風埭的傳統養殖基本都是搭竹架,沒有使用泡沫浮球來養殖。如果看到有漂浮物進入養殖區,我們會自覺清理掉,既保護養殖區域,也為凈化海洋出一份力。”
據市生態環境局饒平分局海洋生態環境股股長何錦煌介紹,去年以來,饒平縣制定印發《饒平縣海洋垃圾清理整治行動方案》,壓實沿海各鎮建立長效機制,常態化開展海洋垃圾的清理整治行動,重點圍繞美麗海灣建設任務以及一些重點海灣岸段的垃圾清理。今年以來,全縣累計組織人員2300余人次,清理垃圾1700余噸。
此外,結合傳統木質漁排更新改造工作,饒平縣積極引導養殖戶更新環保養殖設施,推廣新型環保塑膠網箱和浮球,從源頭上減少海洋垃圾的產生。饒平縣農業農村局漁業管理股股長黃志浩介紹,近年來,饒平縣大力推廣養殖網箱“木改塑”工作,全縣累計拆解木質網箱1.7萬格,淘汰清理泡沫浮球達到近10萬個,減少近海的養殖密度,進一步改善近海水質。
文字|丁玫 饒宣
編輯|翁純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