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33年出生,父親是當地有名的教師……”晨光中,92歲的盧璧鋒正伏在案前,記錄他的人生故事。這位從書香門第走出的老者,與家人踐行著“天地補忠厚”的家訓,在三尺講臺、方寸家宅與社會天地間,用愛和責任詮釋著新時代文明家庭的內涵。盧璧鋒家庭先后榮獲省“十大好家庭好家風”提名獎、潮州市文明家庭稱號、省文明家庭稱號,近期獲得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
盧璧鋒夫妻恩愛,家庭幸福。
以忠厚立世
用熱忱書寫杏壇春秋
“父親教我‘天地補忠厚’,對工作學習要忠誠,待人接物要厚道。”父親的家訓,成為他讀書和做人的思想根基。
16歲初登講臺,盧璧鋒在教育園地深耕四十多載,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辛勤耕耘。他以忠誠對待事業,以厚道對待他人,用行動詮釋著家訓的真諦,桃李滿天下。
盧璧鋒在老年教育深耕20多年。
1996年退休后,盧璧鋒婉拒企業高薪聘請,投身創辦老干部大學工作。1998年市老干部(老年)大學成立,他擔任常務副校長,這一干就是20多年。
任職期間,盧璧鋒構建起師資優良、教材配套、經費齊備的教學體系,推動開設潮樂、舞蹈、電腦、英語、攝影等課程,豐富老年學員的學習生活。
盧璧鋒主編《老年學習學》《老年大學教學論》等專著。
“辦學校不單單是老師教好課,學員讀好書,更要研究老年大學辦學的規律,用先進的教育理論作指導。”盧璧鋒全心全意推進老年教育科研,主編《老年學習學》《老年大學教學論》等專著,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肯定和稱贊。在他的帶領下,市老干部(老年)大學創新發展,先后榮獲“全國先進老年大學”“全國示范老年大學”等稱號。盧璧鋒本人也獲評“全國先進老年教育工作者”“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等稱號。年近九旬,他才辭去市老干部(老年)大學常務副校長一職。
盧璧鋒還將文明薪火從家族傳承延展至社會責任。他主編《中舍千載流芳》紀念冊,弘揚潮州先賢精神,并參與盧侗祖墓復修、文物保護單位申報及盧侗文化公園建設等工作。在公益方面,他捐資助學湘橋區意溪鎮西都小學,多年來堅持義務輔導中小學生作文。
以家風傳情
讓溫暖浸潤家庭角落
“家庭要以愛為中心。”盧璧鋒的家庭里,這份愛體現在朝夕相處的點滴中。他與妻子莊靜璇結婚60余載,夫妻恩愛,兒孫孝順,家庭幸福。莊靜璇全力支持丈夫工作,悉心操持家務,當好“賢內助”。她是個“熱心腸”,自費為小區保安人員安裝通風設備,資助患病環衛工人手術費,見鄰里有困難總會主動搭把手。“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能幫到別人就好。”莊靜璇說道。
兒子盧寧與兒媳洪曉燕也傳承了優良的家風。盧寧大學畢業后在東莞工作,從任職企業經理到自辦加工廠,生活漸有起色后,夫妻匯款100萬元,為父母購置高檔住房改善居住條件。雖身處異地,盧寧夫婦時常電話問候父母起居健康,每逢節假日便和女兒回潮州團聚,一家五口共享天倫。近段時間,莊靜璇身體不適,盧寧聞訊后立刻放下繁忙工作,趕回潮州照料母親。
在盧璧鋒看來,社會由萬千家庭組成,唯有樹立好家風、弘揚家庭美德,才能成就文明和諧社會。這個崇文重教、仁愛篤行的家庭,正以家風力量,帶動更多家庭涵養道德、厚植文化,讓文明之花處處綻放。
作者|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育杭
編輯|李歡歡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