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箏悠揚,工夫茶飄香,在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團長暨秘書長會議上,潮籍新加坡女作家、企業家蓉子正與來自二十多個國家的潮團嘉賓親切交談。
作為第二十三屆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的積極推動者,這位女士眼中閃爍著對故土的熱忱。帶著濃濃的鄉情,從獅城到潮州,從商海到文壇,她的人生軌跡始終與“潮”字緊密相連。
潮籍新加坡女作家、企業家蓉子。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蔡鍶桐 攝
“潮州現在漂亮得像畫!”談及參加潮團聯誼會團長暨秘書長會議的感受,蓉子難掩激動。剛踏入會場,琴箏悠揚與工夫茶香便喚醒了她的鄉愁,鄉親們的熱情接待、文創禮品中蘊含的傳統元素,都讓她感受到久違的親切。
更令她動容的是古城煥發的新活力。“以前總說潮州是‘省尾國角’,現在卻成了網紅旅游地,有了一股拼的勁。”蓉子細數著家鄉的變化:村道整潔了,池塘清澈了,高考成績大幅提升,婚紗產業占據全球八成份額。
作為同時深耕蘇州與潮州的“橋梁人物”,蓉子建議家鄉借鑒蘇州先進制造業經驗,同時立足文化特色發展文旅。“讓全世界累了的人來這里,用美食和文化治愈心靈。”她將積極支持國際潮團聯誼年會的舉辦,期待讓更多人認識新潮州。
談及同鄉蔡瀾,蓉子的評價打破了許多人對他的刻板印象。“大家只看到他吃喝玩樂,卻沒看到他背后的認真。”在她眼中,這位“香港四大才子”之一最可貴的是孝順的美德與文字功力。
“他帶美食團、寫文章,都是憑實力吃飯。”蓉子回憶,蔡瀾雖以“游戲人生”示人,卻也為生計勤勉奔波,文字精練傳神,“四大才子的名號絕非浪得虛名”。她特別提及蔡瀾為家鄉學校題寫樓名的往事:“有人說他一字萬金,可為潮安區金石鎮龍閣小學題字時,他分文未取。”
對于外界的一些非議,蓉子直言不認同:“能把愛好做成事業,背后是多少辛苦?”她認為蔡瀾身上的豁達與道義,正是潮州人的精神寫照。
從推動潮團聯誼到追憶同鄉,蓉子始終以赤子之心聯結海內外潮人。正如她筆下的文字,既有商人的務實遠見,更有文人的家國情懷。這份跨越山海的牽掛,恰是千萬潮籍游子的精神縮影。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慧
編輯|翁純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