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薄荷檸檬水

炎熱的天氣里,一杯冰鎮的薄荷檸檬水,或是一塊清涼的薄荷糖,可以趕走悶熱,為生活帶來一絲涼意。各種薄荷系列的飲品,因此廣受歡迎。薄荷為啥吃上就感覺涼涼的,營養價值又怎么樣呢?
口腔里的“清涼感”
源于這種成分
薄荷,唇形科薄荷屬的植物,冷飲、菜肴、口香糖、牙膏中時常會看到薄荷的身影。有薄荷的東西,入口后會感到一陣明顯的清涼,就好像在嘴里“開了空調”。
薄荷的特殊味道主要來自它含有的薄荷醇、薄荷酮、百里香酚、香芹酚等揮發性成分,其中“薄荷醇”與我們感受到的清涼感關系密切。薄荷醇也叫薄荷腦,是一種單萜類有機化合物,分布于薄荷的莖和葉中,約占62%-87%。它能通過“控制”神經系統,讓我們感覺到涼爽。
“涼”是對溫度的一種感覺,在我們的皮膚和黏膜上,分布著一類特殊的蛋白質,它們像是身體的“溫度傳感器”,負責感知外界的冷熱變化。其中,有一種名為“瞬時受體電位(TRP)通道亞家族M成員8(TRPM8)”的受體,它就像一個對“冷”特別敏感的警報器。在生理條件下,當溫度下降到約25-28℃以下時,TRPM8受體就會被激活,產生構象變化,形成一個允許鈣離子等陽離子內流的通道,從而使神經元去極化,向大腦發送“冷”的信號,于是我們便感覺到了涼意。
而薄荷中的薄荷醇,同樣具有激活TRPM8受體的作用,也可讓我們感受到涼意。低濃度的薄荷醇可通過作用于TRPM8,快速增加細胞內鈣離子濃度,誘導接觸部位產生冷感。
因此薄荷給我們帶來的涼意,并不是它真的具有帶走熱量、降低溫度的功效,而是薄荷醇帶來的感官上的“欺騙”,即便周圍環境溫度并未改變,也能讓我們感受到一股清涼之感。
被忽視的“營養尖子生”
多種營養超越常見蔬菜
薄荷的品種很多,我們日常食用和烹飪中最常見的主要有兩個品種:胡椒薄荷和綠薄荷。前者薄荷醇含量較高,有胡椒風味、香氣濃而不烈、涼感更強;后者味道更清甜、柔和,常用于菜肴和口香糖。
1、蔬菜中“高膳食纖維”的榜樣
新鮮綠薄荷的總膳食纖維含量高達6.8克/100克,是芹菜的近4倍,胡椒薄荷的膳食纖維含量更高,為8克/100克。充足的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增強飽腹感,并對維持血糖穩定有積極作用。
2、“高鉀食物”隱藏王者
鉀對于維持人體體液平衡、神經傳導和正常的血壓水平至關重要。每100克新鮮綠薄荷和胡椒薄荷分別含有高達458毫克、569毫克的鉀,而同等重量的香蕉鉀含量為256毫克,薄荷的鉀含量幾乎是香蕉的近2倍。
3、高鈣食物,遠超牛奶
市面上的牛奶鈣含量多為100-120毫克/100克。然而,新鮮綠薄荷的鈣含量高達199毫克/100克,胡椒薄荷的鈣含量更是優秀,為243毫克/100克。由此可見,同等重量下薄荷的鈣含量幾乎是牛奶的兩倍。雖然在吸收率上薄荷比不上牛奶,但勝在含量高,也是補鈣的極佳選擇。
4、葉酸含量豐富
胡椒薄荷和綠薄荷都是葉酸的良好來源,每100克含有105-114微克的葉酸。含量比小白菜、生菜、韭菜、蒜苗、圓白菜等都要高,是它們的2-5倍,也比很多常見水果都高。
5、豐富的維生素C
每100克新鮮綠薄荷含有13.3毫克維生素C,比油麥菜、大白菜等常見綠葉菜都高;胡椒薄荷的維生素C更高一些,為31.8毫克/100克,與柑橘類水果相當。
除了以上營養,薄荷中的薄荷多糖、黃酮類、黃酮烷類以及多酚類可發揮抗氧化作用。作為深色綠葉菜,薄荷的β-胡蘿卜素含量也很豐富,對眼部健康有益。
據新華網
1、炒菜做湯
薄荷也能像很多常見綠葉菜一樣炒菜、做湯,比如炒雞蛋、酥炸薄荷葉、薄荷綠豆粥、薄荷炒牛肉等,不過得選對品種。
目前普遍認為中國薄荷屬植物有12種,品種以胡椒薄荷、留蘭香薄荷(綠薄荷)、野薄荷、普列薄荷、水薄荷、巧克力薄荷等為主。其中普列薄荷不能食用,常用于工業薄荷醇的提取及果園驅蟲;野薄荷全株可提制薄荷油、薄荷腦,廣泛用于醫藥、食品及化妝品的芳香劑和調味劑;巧克力薄荷常用于西餐和燒烤,也可用于甜點糖果,奶昔飲料也可適量加入;留蘭香薄荷適合用來做菜;胡椒薄荷或水薄荷適合調味、做湯。需要注意的是,薄荷的部分風味成分受熱易揮發,在烹調過程中建議后期再放薄荷。
2、涼拌薄荷
直接涼拌是最能保留薄荷營養和原始風味的吃法。將新鮮的留蘭香薄荷葉洗凈,與黃瓜絲、小番茄、雞絲或蝦仁等食材混合,再配以簡單的油醋汁,就是一道完美的夏日沙拉。
3、薄荷水
將幾片新鮮薄荷葉和檸檬片一同放入涼白開中,可稍微用勺子背擠壓一下薄荷葉,讓香氣更好地釋放。無需加糖,就能獲得一杯清爽提神的夏季飲品,在補水的同時還有絲絲清涼。
4、薄荷綠茶
泡好的綠茶放涼后,加入新鮮薄荷葉浸泡。既能感受薄荷的清涼,又能攝入茶多酚,還能補充水分。
據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