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浙江溫州樂清市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
一名老人在家做飯
在處理青蟹的過程中不慎被刺傷左手
家人隨即將其送往醫院急診
醫生緊急為其做了左上肢截肢術
然而經過9天時間搶救
老人仍不幸離世
清洗青蟹時被刺傷
23小時后就醫生命垂危
據醫院文章稱,樂清一位大爺的左手被蝤蛑(青蟹)刺傷后,本以為只是小傷,貼上創可貼了事。之后,手部傷口有些腫脹,但大爺也沒有及時到醫院就診。
在被刺傷23小時后,第二天一大早,老人的左手臂出現明顯紅腫熱痛,并伴有頭暈乏力癥狀,遂被家人送往樂清市人民醫院急診。急診驗血顯示:肌酐179.30μmol,醫生診斷后考慮為“膿毒性休克創傷弧菌感染和急性腎衰竭”,并因病情隨時可能變化,立即將患者收入重癥醫學科治療。

致死率極高!
如何預防創傷弧菌感染?
青蟹在溫州當地被習慣稱為蝤蛑,它棲息于溫暖而鹽度較低的淺海,體呈橢圓形,青綠色,頭胸甲短而寬,肉質細嫩腴美,是當地老百姓喜聞樂見的美食。
據悉,創傷弧菌廣泛存在于近海海底、海底淤泥和海產品中,分布極廣,富含蛋白質的牡蠣、毛蚶、貽貝、對蝦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較高,海魚中該菌的污染水平較低,在淡水魚蝦中較少見。感染創傷弧菌后,48小時內死亡率會達到50%以上,如果超過72小時未接受有效治療,則感染的死亡率將會趨近100%。

資料圖片
一旦感染創傷弧菌,其局部癥狀有紅腫熱痛(小傷口突然變“火山口”,周圍皮膚發燙、發紫)、閃電潰爛(24小時內可能出現流膿、發黑、起水泡);全身癥狀有高燒寒戰(體溫飆到39℃+,冷得直哆嗦)、血壓跳水(頭暈眼花、冒冷汗——休克前兆)、上吐下瀉(腸胃像被“海鮮刺客”捅了刀子)。
重要提醒:
處理海鮮請戴手套!
處理海鮮時應戴厚橡膠手套(防刺穿);使用專用工具(避免徒手開生蠔/螃蟹)。
受傷后:如果不小心被魚蝦蟹刺傷,應立即將血擠出,用清水沖洗,并用碘伏或酒精徹底消毒,別用生理鹽水或直接撒鹽(可能加重感染);如果傷口紅腫加劇、發燒、頭暈,哪怕只有1小時,也要立刻去醫院。
食用海鮮時:應徹底煮熟(沸水>5分鐘);避免用傷口接觸腌漬生海鮮汁液。
來源|南方日報、樂清市人民醫院、溫州日報、央視網
編輯|郭洵汐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