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處設有警示燈,保障過往群眾安全。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莊園 攝
6月30日下午,在市區城新路與吉地街交界處記者看到,施工路段用圍擋封閉,施工人員正在圍擋外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目前該路面正進行沉井作業,按計劃將于7月底恢復路面通行。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區的重點施工路段為城新路、環城南路、南較路等,主要進行沉井、明挖、截流井及雨污分流建設等工序。

施工人員在南較路作業。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莊園 攝
據廣東建工工程部施工負責人李德勇介紹,楓江深坑國考斷面達標攻堅工程(潮州段)分為楓江一期和楓江二期,目前已建成污水管網(含雨污分流)合計1935公里,其中楓江一期已完成建設;楓江二期一階段擬新建污水管網494公里,二階段擬新建污水管網740公里,截至當前,一階段已累計完成市政污水管網400公里,雨污分流管網24公里?!邦A計今年底,楓江深坑國考斷面達標攻堅工程(潮州段)二期一階段全面完成市政污水管網建設任務。”
對于市民關心的“為何路面前期恢復后又重新開挖”問題,李德勇介紹說,一是應對地下管線復雜、流沙地質和高地下水位的施工周期長,在保障節日通行時需臨時恢復后續重新施工;二是施工過程出現協調問題需待問題解決后重新施工;三是項目銜接和后續工程間隔久、實施主體不同,出現意外損壞的也需及時修復;四是特殊地質導致的路面下沉需及時重新修復;五是嚴把質量關過程的主動整改,對不合格路面破除重新修復。
城新路施工處設有提示牌。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莊園 攝
“對于工程反復開挖給市民出行和生活帶來的影響,我們深表歉意?!崩畹掠卤硎?,施工方將結合廣大市民的意見建議,優化施工組織,提升工藝和質量管控并加強信息公示,盡量降低施工期間對居民生活和出行的影響,最大程度保障群眾的出行便利和安全,為大家提供一個更完善、更健康的水生態環境。
我市為什么要進行楓江整治?雨污分流與楓江整治有何關系?雨污分流建設后,對城市排澇有什么影響?記者采訪了中南市政設計院汕頭分院副院長史成波。
楓江發源于潮州市潮安區登塘鎮,全長71公里,潮州境內約50公里,覆蓋潮安區5鎮和湘橋區全區,涉及86.6萬常住人口,集雨面積約380平方公里。據史成波介紹,此前潮州排水采用雨污合流排水制,污水管網不完善,生活污水與雨水混排,不僅加重污水處理廠負擔,污水溢流也致使楓江潮州段長期為劣V類水質。2021年,楓江深坑斷面被列為國考斷面,其水環境問題被廣東省掛牌督辦,且納入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整改事項。為落實整治要求,我市啟動楓江流域整治工程,目前楓江深坑國考斷面水質均值達V類,創10年來最佳。
雨污分流與楓江整治有什么關系?史成波說,為解決清污不分、雨污混排、截污空白及雨天溢流等問題,潮州于2021年2月啟動楓江工程一期項目,以雨污分流為主、截污為輔。項目包含新建952公里污水管、配套入戶雨污分流管網改造、現狀排水管涵檢測和清淤修復等。“入戶雨污分流是完善楓江流域污水管網的關鍵,能有效收集居民生活污水。”
雨污分流,可有效提升城市品質、解決城市內澇及雨污混流污染問題。記者了解到,建設雨污分流項目,是在原有排水管網基礎上,新建污水管網單獨收集污水,讓雨水、污水各行其道,實現“污水不入河、雨水不入廠”,讓河道變清,改善水環境。史成波解釋說,通過新建污水管道,使原合流管道只作為雨水管道,并不影響原有雨水排放,且原有管道通過清淤后可加快地面排水,提升城市排澇能力。雨污分流后,能解決城區雨污合流問題,達到“清濁分家、水清岸綠”目標。
文字 | 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丁玫
編輯 | 翁純
審核 | 梁佳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