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新興縣域副中心和中心鎮定位
推進鎮域風貌煥新和產業品質進階
——專訪潮安區古巷鎮黨委書記楊澤斌
作為“中國衛生陶瓷第一鎮”,潮安區古巷鎮交通便捷,產業基礎扎實,近年來,乘著“百千萬工程”實施的東風,各項事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機遇期。
近日,古巷鎮黨委書記楊澤斌在接受潮州日報首席記者楊燕芳專訪時表示,將切實把市委的關懷期望轉化為推動工作的強大動力,錨定新興縣域副中心和中心鎮定位,以創建省級典型鎮為契機,推進鎮域風貌煥新、產業品質進階,為我市率先實現“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貢獻古巷力量。
專訪現場。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謝鋼凱 蔡鍶桐 攝

楊燕芳:市委常委會會議提出,古巷要直面存在問題,攻堅克難、強化管理、全域提升,確保率先實現“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硬任務。古巷鎮將如何貫徹落實會議精神?
楊澤斌: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古巷工作,充分體現市委對古巷發展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支持,為我們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指明方向,提振信心。古巷鎮將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常委會會議精神,緊緊圍繞“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的部署要求,聚焦打造縣域經濟副中心的工作目標,全力打造鎮域風貌美、產業品質高的城鄉融合發展新樣板。
針對產業發展處于中低端、人居環境底子差等痛點,古巷明確“三步走”發展路徑,全力破解發展難題。一是“全域美顏”,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全面開展“三個三”攻堅行動,讓鎮容村貌“煥然一新”。二是“產業提質”,以智能衛浴作為關鍵抓手,依托產業大會等平臺推廣“鏈式改造”,進一步完善產業上下游配套體系,建立起“標準+品牌”的雙驅動機制,推動衛生陶瓷向智能化、高端化轉型。三是“共治聚能”,通過黨建引領、網格管理、重點企業牽頭包片、央企助力、鄉賢助力、群眾參與等多元機制,凝聚各方力量,真正形成“政府搭臺、群眾唱戲、社會助力”的融合發展格局。
抓實每一環節每一角落
實現城鄉風貌連線成片提升

楊燕芳:良好的人居環境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前提和保障。古巷鎮在攻堅人居環境整治方面具體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還將在哪些方面重點發力?
楊澤斌:聚焦人居環境整治,古巷打的是拆建并舉“組合拳”,近期取得一定成效。一是持續推進圩鎮風貌整治提升。勾畫重點、凝聚力量,全力以赴開展楓榴公路、外環北路門戶路段等“七個一”沿線攻堅整治行動;二是全域開展“三個三”攻堅行動。以“典”帶面,全面鋪開,以4個省級典型村帶動12個市級典型村,集中力量推進“百日攻堅”,落實鎮、村、組三級網格責任制管理,每周三人居環境衛生整治日,發動全員參與。組建鎮環境整治督查小組,對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行常態化監督,并將人居環境納入村干部績效考核,持續強化“三個三”攻堅行動成果。三是創新發動企業帶頭參與人居環境綜合提升機制。推行重點企業牽頭包片包整治包提升,嚴格落實企業“門前三包”責任制,引導企業深度參與環境整治提升;四是堅決從嚴從快整治固廢揚塵污染行為。針對陶瓷固廢問題,實施全流程監管和資源化利用,開展為期4個月的專項整治;在消納場、重點路段區域等設置12個AI監控點,實現全方位實時識別監測,聯動多部門執法,從嚴整治固廢揚塵污染、偷排漏排行為。
古巷二村美麗蛻變。 來源:潮安區融媒體中心
目前,古巷的整治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效。今年以來,拆除占道廣告牌超200處、亂搭亂建超33920平方米,清理垃圾9459.5噸,整治“三線”57.3公里,已清理完成石膏堆放點8處約21000噸,實現環境整治與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
下一步,古巷鎮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及潮安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深化典型鎮村培育,以超常規力度持續整治周邊點位和“鐵皮屋”等頑瘴痼疾,加班加點加快“七個一”建設,齊心協力搶進度;加大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力度,以點帶面開展外立面改造提升;縱深推進“三個三”攻堅行動,以每周統一人居環境行動日為抓手,深化網格化管理、“門前三包”等長效機制,抓緊每一天、每一周,抓實每一環節、每一角落,真正實現城鄉風貌連線成片提升,讓整治成效“長長久久”。
強鏈條 樹標準 拓市場
實現古巷衛浴向“智造”轉型

楊燕芳:近年來,古巷鎮通過舉辦智能衛浴產業大會等一系列舉措,讓衛生陶瓷產區的影響力逐步提升。接下來將如何以智能衛浴作為產業升級的抓手,擦亮“中國衛生陶瓷第一鎮”金字招牌?
楊澤斌:古巷連續舉辦三屆“潮安智能衛浴產業大會”,共吸引全球采購商超14.6萬人次,意向訂單總額62億元。今年更是通過搭建“展廳展示與工廠直連”一站式展銷體系,首次實現政府“零”補貼、全面市場化的運作模式,吸引俄羅斯、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采購商,有效提升品牌影響力與市場競爭力。
2025年潮安智能衛浴產業大會活動現場。來源:潮湃新聞
產業升級關鍵在“強鏈條、樹標準、拓市場”。接下來,古巷將以智能衛浴作為產業升級的抓手,實現古巷衛浴從“制造”向“智造”轉型。
一是補鏈延鏈。完善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產業,重點推進智能衛浴產業鏈招商,引進中耕生態環境科技(廣州)有限公司等智能馬桶芯片研發企業,破解核心部件“卡脖子”問題,強化產業鏈上游技術供給;依托生產力促進中心平臺作用,為企業提供檢測、技術改造等服務,提升全行業生產效率與品控能力。
二是品牌打造。搭好各種平臺,讓企業“輕裝上陣”。優化“辦展+參展”模式,將智能衛浴產業大會打造成行業標桿展會,強化線下品牌曝光;試水跨境電商,讓古巷衛浴“賣全球”,進一步提升古巷智能衛浴產區知名度、區域品牌影響力。
此外,我們不僅要辦展會,更要“定規則”——依托古巷陶瓷協會,牽頭主導制定《智能衛浴質量團體標準》,設置高于國標的品質門檻,建立“古巷制造”認證體系;謀劃品牌推廣活動,依托智能衛浴產業聯盟,組建集聚技術人才和高尖端管理人才的專家小組,研發溯源產品、品牌推廣的專屬二維碼,讓優質產品貼上專屬標識;推動智能3C認證全覆蓋,整治“散亂小”企業,多部門聯合整治固廢揚塵等環保問題,引導企業從“價格競爭”轉向“質量競爭”,重塑產業價值鏈條。
探索創新“黨建+共享”機制
推動形成全民參與全域推進的良好局面

楊燕芳:圍繞深化基層治理創新,古巷鎮做了哪些探索與實踐?將如何發揮資源優勢,激活多元力量參與“百千萬工程”?
楊澤斌:近段時間,古巷鎮正在探索創新“黨建+共享”機制,動員更多力量投身“百千萬工程”。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實施“一抓兩促三提升”駐村工作制度。通過每周三下沉駐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兩違”巡查等工作,推動干部作風轉變、黨群關系密切化、鄉村治理效能提升。二是發揮企業優勢,激活社會力量多元參與。立足古巷工業重鎮的獨特優勢,充分發揮“兩新”組織、規上企業行業的引領示范作用,實施重點企業牽頭包片包整治包提升機制,帶動周邊企業共同投身工業區域環境整治與外立面改造提升工作。三是強化社會組織聯動引領作用。古巷陶瓷協會在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市場拓展等方面積極推動古巷衛浴產業發展,并動員全鎮企業家積極參與典型鎮村建設,助力“百千萬工程”。如古巷四村發動企業捐資300多萬元提升水白工業園道路,楓洋二村發動村內企業捐資200多萬元助力工業園區道路提升,實現“三線”落地等。
潮安區古巷鎮廣泛發動轄區企業參與“綠美企業”建設,圖為利發陶瓷有限公司“空中花園”。 來源:潮安區融媒體中心
接下來,古巷鎮將多措并舉激發群眾踴躍參與“百千萬工程”,推動形成全民參與、全域推進的良好局面。一是持續深化重點企業牽頭分段包片包整治包提升工作機制。在前期頂洋工業園區示范帶動下,以點帶面輻射全鎮各村及工業園區,實現治理模式標準化、常態化。二是持續開展每周三人居環境衛生整治行動。鎮駐片領導、駐村干部下沉,聯動村“兩委”、黨員、企業代表、老年人協會、婦女等群體,通過積分制、志愿服務等形式,激發村民自治活力。三是探索動員各村發動角落老人組落實包整治包提升機制。構建“銀發力量助治理”的特色模式,為“百千萬工程”蓄力添彩。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楊燕芳
編輯|李歡歡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