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潮安區委宣傳部主辦的“百千萬工程”主題宣講活動在潮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行,激勵廣大干部群眾積極投身“百千萬工程”實踐中,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活動中,五位潮安區基層宣講員用真摯的情感和鮮活的案例,分享了他們奮斗在“百千萬工程”一線的奮進故事。
“我們通過發展稻蝦綜合種養,實現‘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生態循環、綠色發展’,達到較好的經濟和生態效益。”赤鳳鎮水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黃少彪分享水口村發展特色產業的做法。該村依托幫扶單位中國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的技術支持,自2022年起發展澳洲淡水龍蝦養殖,目前在建的鄉村振興車間投產后,每年最大產能可超過五千萬尾蝦苗,村集體經濟增收一百萬元以上。
“要讓村民作為參與者,和鳳東村共成長同進步。”歸湖鎮鳳東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謝僑生自豪地介紹說,通過村“兩委”打頭陣,村民共同參與,鳳東村環境整治、文明創建、項目建設等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先后獲評“省衛生村”“省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稱號。
鄉村發展不僅要依靠產業支撐和村容村貌建設,也離不開文化根脈的傳承與創新。鳳塘鎮信靠工藝陶瓷廠總經理、信靠龍窯窯主邢利祥正是其中的先行示范者,作為潮安區制陶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他將龍窯制陶技藝很好地傳承了下來。他開辦龍窯文化展覽館,創立“缶謠咖啡”文創品牌,創新將龍窯打造成為一個現代文化空間,讓千年古龍窯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浮洋鎮大吳村作為遠近聞名的“華僑之鄉”,僑眷僑屬在本村戶數中占比高達90%,如何更好凝聚僑心、匯聚僑力,推動和美鄉村建設?大吳村黨總支部委員吳淙冰分享說,大吳村近年來通過建機制、強陣地,成立“大吳鄉村振興促進會”工作專班,加強與海外僑胞的聯誼互動,先后引進僑胞捐贈建成松昌中學、秀英醫院、敬老院等,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更加優質的教育、醫療服務。2024年底,僑領吳俊標、吳清亮捐資建設的大吳村文化藝術館、大吳會客廳相繼落成使用,目前已接待海內外游客近萬人,有力擦亮僑鄉金名片。
“兩年多來,我親身參與并且見證著這座小鎮的點滴變化,心中也是成就感滿滿。”庵埠鎮鄉村振興志愿者韋自強分享他參與志愿服務的收獲。2024年7月,第二屆中國廣東(潮州)特色食品產業大會在庵埠鎮隆重舉行,韋自強和區青年志愿者協會500多名小伙伴一道加入了志愿服務的隊伍,從會前的宣傳動員、布置會場到會中的引導交通、答疑解惑,再到會后的收集整理,都活躍著他們的身影。
作者|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宗楷 安宣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