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風物|潮州木雕 光影里的詩與遠方
在5?18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央視總臺華語方言推出《風物|潮州木雕 光影里的詩與遠方》報道,講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潮州木雕的千年傳承與創新。
潮州木雕始于唐,盛于明清,常以樟木為材,經畫稿、鑿坯、精雕、貼金等工序,成就玲瓏剔透的藝術珍品,于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遺。
潮州鎮海樓原有的108只“府樓猴”木雕,現僅存三只。作為潮州木雕的代表作,神龕、屏風、蝦蟹簍等作品尤為聞名遐邇。匠人們以出神入化的鏤通雕技藝,在方寸之間雕琢出千變萬化的藝術生命。
如今,新一代匠人通過“非遺+”創新,讓傳統工藝煥發新生,續寫潮州木雕藝術的千年傳奇。
潮州木雕 光影里的詩與遠方(潮州話)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