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春季踏青出游進入旺季,客運流量顯著增加。為保障群眾出行安全,交警部門日前發布春季客運安全提示,針對客運駕駛人及乘客提出多項安全要點,并普及大客車遇到突發事故的自救知識。
交警強調,對客運企業單位來說,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客運企業務必嚴格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客運駕駛人需做到:不超速,嚴格按照道路限速規定行駛,因為超速會導致車輛的制動距離延長,導致駕駛人的視力降低,視野縮小,車輛發生碰撞時能量增大。此外,嚴格遵守凌晨2時至5時禁行規定,非接駁長途客運車輛在此期間應停止運行,駕駛人做到夜間停駛休息,不違規通行,保證乘車人和自己的安全。要堅決杜絕疲勞駕駛,疲勞會影響駕駛人注意力、感知及判斷能力,導致反應遲鈍、操作失誤增多,甚至失去對車輛的控制。據統計,深夜(0時-2時)、凌晨(4時-6時)和午后(13時-15時)三個時段是疲勞駕駛引發交通事故的多發時間段。
對于乘客,交警提醒,乘車全程務必系好安全帶,相關調查顯示,大客車事故中,傷亡人員未使用安全帶致死率比使用安全帶的要高很多;自覺抵制乘坐超員車,超員會破壞車輛性能,危害極大,發現超員情況可向公安部門舉報;留意安全錘位置,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迅速找到并使用其擊碎側窗玻璃逃生。
此外,交警還就大客車發生落水、著火、翻車等緊急事故時的逃生方法進行科普。據介紹,大客車主要有三大逃生通道:一是車門,從前后車門下車最快,若車門附近有火,可用濕衣服包頭沖出,當車門無法打開時,可通過司機座位旁或車門頂部扳手狀應急開關切斷氣路開門;二是車窗,可用安全錘錘尖猛擊玻璃四角破窗,緊急時高跟鞋、鑰匙等硬物也能派上用場;三是緊急逃生天窗,車頂有兩個緊急逃生出口,旋轉逃生窗按鈕后往外推即可打開,扭動開關后用力向上推可打開換氣窗逃生。但火災時不能使用緊急逃生天窗,因其會成為煙火密集區,且操作需一定臂力,對老人和兒童有難度。
在不同險情下,逃生方法各有要點:車輛翻車時,不要急于解開安全帶,先雙手抓住座椅前方把手調整好身姿,確定身體固定后再解開安全帶,慢慢放下身子;若車窗封閉,應盡快用安全錘敲碎玻璃,確認車外安全后逃出;若無法夠到逃生窗,車內人員可相互幫助,接力救出被困者。車輛落水時,如若落到深水區域,要等水壓平衡后再行動。落入深水區域意味著水沒過車廂頂部。此時,不要驚慌,也不要著急打開車門。車廂內灌入大部分水,車輛稍微平穩,當水即將淹到肩部或頭部時再打開車門逃生。因為落入深水后,車內外在剛開始會形成壓強差而難以開車門。水灌入車內大約需30-60秒,此時車內可能出現氧氣不足,應盡量保持冷靜減少氧氣消耗。如果車門因電路失靈無法打開,可用安全錘擊碎車窗玻璃逃離。車輛落入淺水后,由于自重影響車頭會前傾,而且水面下的情況不穩定。建議在車輛停穩后用安全錘或其他尖銳物品擊碎車窗玻璃逃生。車輛著火時,先找車門應急開關,再用安全錘破窗,火勢猛時用濕毛巾捂口鼻低身彎腰,逃生通道打開時,不要急著沖出車外,有序逃生可以避免二次受傷。
交警部門呼吁廣大市民在享受春日美好風光的同時,務必重視客運安全細節,做到開開心心出游,平平安安回家。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燦霞
編輯|翁純
審核|龐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