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方電網廣東潮州供電局以“十四五”電網規劃為抓手,著力構建以電氣化為核心的農村綠色能源體系,助力鳳凰單叢茶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潮州實施“百千萬工程”注入強勁動能。
低壓線橫平豎直,鳳凰鎮“三線整治”穩步推進。(潮州供電局 供)
精準投資強根基
推動鳳凰電網“質的飛躍”
潮州鳳凰單叢茶產值從2015年7億元到2025年預計突破90億元,產值高速增長的背后,是制茶技藝的標準化和徹底的電氣化改革。然而對于電網而言,這場電氣替代革命卻是一種“甜蜜的負擔”。從2020年到2025年五年間,對鳳凰鎮供電的35千伏大山變電站和110千伏歐坑變電站的負荷增長分別達到110%和48%。鳳凰供電所所長林振鋒坦言:“每年的增幅都非常大,負荷極值都出現在3到5月做春茶的時候,特別是雨后晴天集中烘茶,導致大量臺區負載率突破85%警戒線,低壓跳閘不斷,低壓線路發熱燒損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大家只能連軸轉地去開展運維和服務,非常辛苦”。因此,如何有效降低鳳凰鎮制茶用電負荷,滿足茶農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成為潮州供電局亟需解決的難題。
鳳凰鎮10千伏線路全面“煥新”。(潮州供電局 供)
為精準掌握負荷上升問題,潮州供電局組織規劃、生產和營銷隊伍深入整個制茶工作線,摸清了鳳凰鎮制茶負荷的特點。電網規劃團隊因情施策,對關鍵節點實施穿透式管控,確保專項投資精準、快速落地。
作為鳳凰鎮電網升級的核心工程,110千伏歐坑站擴建第二臺主變工程于2023年投產,新增變電容量4萬千伏安,工程總投資達994.09萬元。2021-2025年間,中低壓電網累計投入1.54億元,新建10千伏線路75.778公里,新增配電臺區182個,配變容量達9.66萬千伏安,較“十三五”末實現翻番。截至2025年2月,鳳凰鎮已建成10千伏線路263.386公里,配電變壓器410臺,總容量15.48萬千伏安。預計到2025年底,配電變壓器將增至453臺,總容量突破16.4萬千伏安,較2020年底實現公變數量翻番、容量近三倍增長,為茶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電力保障。
與此同時,潮州供電局連續3年在單叢茶傳統制茶區域召開大會,政企聯合成立“茶電聯盟”,建立了“日會商、周督辦”機制,通過實施“重過載臺區治理”“低電壓專項攻堅”等六大工程,推動配網網架關鍵指標、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提升至全市領先水平,配網重過載和低電壓臺區實現動態清零,鳳凰電網實現“質的飛躍”。
黨建引領強服務
科技賦能助發展
在用電負荷快速上升的“十四五”期間,潮安供電局生產規劃部門和鳳凰供電所的黨員突擊隊化身“護茶先鋒”,深入茶農制茶第一線,統計報裝需求,開展負荷預測,研究負荷曲線特點,自創一套“電力茶歷”服務預警系統。每逢春茶季,黨員每天穿梭于80余個制茶農戶家中開展服務,全面掌握用戶用電情況。
首次應用低壓智能儲能裝置保障春茶用電。(潮州供電局 供)
在“心中有底”的基礎上,潮州供電局采用了移動變電站和智能儲能等新技術、新設備構建雙保險體系,確保鳳凰茶產業用電平穩安全。2025年3月11日,在南方電網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潮州傳統產茶區首套低壓儲能系統在鳳凰鎮首秀,該設備在中大型茶行眾多的10千伏柳坑二公用臺變中,展現出有效的負荷波動平抑作用。“以前每到制茶旺季,電壓不穩讓我們很難辦,大家一起做茶的時候還總是停電。現在電壓穩定,電機沒停過,制茶設備24小時運轉都沒問題。”茶農張遠海感嘆道。數據顯示,2024年鳳凰鎮茶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28%,用電保障能力提升直接帶動茶農人均增收15%。
供電局工作人員走訪用戶。(潮州供電局 供)
潮州鳳凰茶種植面積增長大幅度上升。(潮州供電局 供)
“十五五”電網升級再出發。(潮州供電局 供)
站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啟航的交匯點,潮州供電局已啟動《茶旅融合新型電力系統專項規劃》,未來五年配網還將繼續投資1.23億元,打造骨干網架升級、儲能保供示范鎮、茶旅示范走廊等三大工程,為進一步助力鳳凰鎮實現產業振興,建設美麗圩鎮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嘉爍 通訊員 黃偉岳 廖侃 陳仕爍
編輯|翁純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