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青山無限思
□ 陳放
松間鶯影,竹里人聲。恰是踏青賞春的清明時節,唐人元稹的詩句:“碧水青山無限思”,道出了男女老少蕓蕓眾生對先人的邈遠思念。
攝影 莊園
讀古代的文賦詩詞,常有“生前名、身后事”一類用辭。“身后”,其實即是“死后”的委婉說法。不知天下豈有齊死生因而超死生的至人?即便是傳說中的彭祖,遐齡也不過八百而已。“身后事”,確是歷代賢人哲士皺上眉頭掛在心頭的一坨大疙瘩。我最欣賞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形影神贈答詩》:“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便須盡,無復獨多慮。”意謂聽從天之安排,順其自然,不因長生而喜,不因短壽而悲。待到老天安排的人生到了盡頭,到就到了,無須多慮!明代的江南才子唐伯虎,大半生潦倒郁志,他也曾說過:“生滅既一,寵辱奚驚?上善若水,是生令名。”如斯看法,堪稱明達,要真地做到也非易事。至若以斷然的手段了結生命,儒家說“取義成仁”,佛家言“舍身飼虎”,那是特例,咱就不說他了。
都說潮汕地區重視喪祭二禮之風甚烈。小戶人家,銘記自家的幾椽厝屋一間小鋪,是祖爺爺曾祖爺爺當年咬姜蘸醋、一顆汗珠掉八瓣干出來的,子孫知創業之艱,自然更知守業之難,鄭重紀念,人之常情。也有一些人,出身于清風古節的望族世家,后昆哪里敢存怠慢之心?只怕辱沒了祖輩的赫赫英名,更有一套家廟祭祀的儀式。儒家 “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荀子·禮論》),生人流行繁復的喪禮和祭禮,關鍵在于生者分潤一點安慰,死者哪里會“簽收”到什么物質得益?當然,也不妨理解為借喪祭標明生死之大限,提醒后昆知覺生命,進而珍惜生命創造生命的價值。你看,潮安縣庵埠鳳隴的薛氏家廟,建于470多年前,祭祀的是當年嶺南陽明學宗師、議政剛正的薛侃先生,其廟聯云:“在天地間,有功于天地;生圣賢后,無愧乎圣賢。”是啊,紀念先人也巴望自己將來被人紀念,可以理解。你本身是什么不那么重要,你被人看成什么才更重要。慎終追遠,承前啟后,乃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也。
如今,時光乍然旋踵,大眾的人生觀和人死觀多有變化了。厚養,薄葬,喪祭之禮日見簡化,火葬、樹葬、海葬,漸次推廣開來;清明掃墓,可以擺一束鮮花,可以放一段錄音樂曲;可以網祭,也可以為先輩出本紀念冊,讀之如面晤親人,簡樸新潮,各適其適。
我想說說表姐李葆真和表姐夫黃河的真實故事。表姐是優秀的大學教授,表姐夫是黃埔港務局干部(抗戰時的東縱戰士),工作嚴謹負責,單位內外,無不稱道。
表姐比我母親小幾歲,上世紀40年代抗戰時,姨甥倆一同避難于韶關,后來結伴而行,經龍川、揭西,一路喝山坑水,鉆芒草叢,輾轉回到澄海樟林外祖父家,一同生活了一段時日,兩人感情很是深篤。原本家住廣州的表姐,1957年畢業于北大,被分配到浙江一個山區縣中學教書。上世紀60年代調到粵西鶴山縣仍執教鞭,她敬業愛崗,對山區貧困學生傾力幫助。當其時,各地盛行赤腳醫生,提倡以針灸和中草藥治病。專攻生物系專業的她,不辭苦辛,于教學之余,自學針灸,鉆研中草藥,為鄉民治病。
1970年她回澄探親時,勉勵我積極勞動,也要不斷學習文化,練習寫作。聽她談起針灸來,什么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陰脾經,脈絡穴位,熟過老豆醬。說起青草藥,什么金狗仔、馬蹄金、葉下紅,草藥鋪簡直開在她的肚子里;甚至于,半枝蓮,魚腥草,白花蛇舌草,三者的藥效及避忌,她也解拆無遺。我說表姐你都成了正牌郎中啦。她笑道:“當地鄉民問醫困難,我就近頂人土大夫的崗,也還將就。”
時間的蒙太奇急轉直下。今年1月,倏然間讀到家姐在廣州發來的微信及視屏,言及90歲的表姐中風住院,在重癥監護室,插上氧氣管,飲食則須靠插胃管鼻飼;看視屏,她形象瘦削,神志清醒。另有一個視屏:七八個六十左右年紀的人,手中各攥著紅包,正圍繞在病床周圍——這是表姐以前教過的鶴山學生,聞訊前來看望恩師。要知道,這么一群人,有的住在離縣城幾十公里的鄉間,有的是負責照料孫子的爺爺奶奶,一伙人匯合奔赴廣州,不容易哩。據說有的同學還談起當年李老師輔導功課及送運動鞋的舊事。難得難得,半個世紀前的深情眸光,依然流轉在今日的病室之內!
天啊,以前,我看過表姐50年代的一幀照片,彼時她在內蒙古草原實習,身著蘇聯式花格圖案布拉吉(連衣裙),腳下草綠花繁,滿滿的青春氣息。又一幀中年留影,則是她在鶴山教書時拍的。眼下怎么就成了垂垂老矣的樣子?造化作弄人,誰也拿它沒辦法啊。
3月下旬,聽說她出院后病情反復,又重新住院。其時拙作《時間深處那一頁》剛問世,據聞她聽悉后,嘴上囁嚅,無聲,只是豎起了大拇指。原本我想送她一本,又怕累她耗神;猶豫再三,我還是寄快遞郵書,委托家姐轉交給表外甥,囑咐他在其母親精神較好時,遞給她,只瞧瞧封面就可過題,一切以養病為重。
行文至此,我該說說表姐表姐夫這對賢伉儷是如何安排身后事了。
原來,他倆早在數年前就已雙雙立下遺囑,愿于百年之后將器官捐送需要移植的患者,遺體則捐獻給醫學部門當教學標本。表姐目前健康情況堪憂,我只能相信醫學,禱念她早日康復。至于90多歲的表姐夫,半年前已經離世,當其時,經過短暫的更衣、告別環節之后,親人們就趕緊按他的囑咐去辦正事……
秉清操于特秀,援雅范以澤人。人啊人,高人低調,仰望彌高。如何落筆,才能寫下我此刻的復雜心情呢?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