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唱五娘我六娘
李英群

文友傳來一首潮州歌謠:
愛食好魚白腹鯧,
愛娶雅 黃五娘,
愛讀好書金山頂,
愛看好景湘子橋。
真是一首優(yōu)秀的民歌,我問從哪里搜集到的文友說:清理舊書從一本舊雜志中掉落一紙片,就記錄這首歌謠,沒標明誰口述,也沒日期。字跡是自己的,可能是1961年潮安縣文化館向全縣搜集歌謠時隨手記下的,不知又為何沒送到縣文化館。
這民謠引起我的興趣。
首先,這是一首出自市民,具體點說是潮州府城市民之口頭創(chuàng)作的歌謠,我以為很可貴,值得一說。
中國舊時的民歌民謠很多,我們潮州就有不少有心人搜集整理并印成書流行,其中最著名的是丘玉麟先生前后出了兩種版本。里面的作品,幾乎都是描述農(nóng)村風物,表達農(nóng)民感情,以農(nóng)村人口吻唱出來的。表現(xiàn)市民生活的很少很少。
這種現(xiàn)象很正常,舊時農(nóng)村,追求一種文化生活,都是比較簡單的,原生態(tài)的。民歌隨口就來,不用其他條件,都很原始;城市,什么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都有環(huán)境,所以,最簡單的口頭民謠就比較少有市場。丘玉麟先生的民歌集中,城市民謠極少。只有《某處阿爺嘴闊闊》和《今夜欲來對后門》等幾首,正因此,我覺得這首《愛食好魚白腹鯧》很可貴。
這是一首城內(nèi)人歌頌古城和市民美好生活的民謠。
很樸素卻很實在,可與《潮州湘橋好風流》媲美。古城人是多么自豪地歌頌這里的美食,美滿姻緣,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名滿天下的風景。
我對這首民謠感興趣的另一點,是民謠在傳播過程的流變而形成不同版本,簡直像潮州菜的不同蘸料適合各自口味一樣,因而多姿多彩。
我出生在揭陽縣鄉(xiāng)下,與府城所在的潮安只隔一條楓江。很小,我就會念大人們掛在口頭的二句詩:
愛食好魚馬膠鯧,
愛娶雅 蘇六娘。
這應該算是口頭俗語。這俗語與府城的民謠自有淵源,到底誰移用誰的已不可考,也無需考。只是前二句的微小區(qū)別很值得玩味。
馬膠鯧與白腹鯧,前者是二種好魚,但馬膠比鯧魚檔次要低一點,鯧魚有多種,其中最名貴的就是白腹鯧。我們揭陽人,什么類的鯧魚都好,低一檔的馬膠魚也高級,府城人則只把白腹鯧列為好魚,其他鯧魚不入列。
很明顯的看出府城人生活水平比我們高。注意,我不是說當今,是指產(chǎn)生這民謠及口語的舊時代。
蘇六娘是我們揭陽人,大美女。我的鄉(xiāng)親找老婆,自然以她作最高標準;而府城人,有他自己的偶像黃五娘,當然唱的是她,更親切,更現(xiàn)實。
這現(xiàn)象在民歌以及戲曲中相當普遍,比如《打扮兒夫去做官》這一首,我看過一首浙江省的民歌,內(nèi)容幾乎一樣,內(nèi)有兩個地名:陰堂和關(guān)隴山,浙江版叫英塘,不叫陰堂;而關(guān)隴山,因為澄海有個東隴(現(xiàn)名東里),我們潮州人就唱為東隴山:東隴東隴山,東隴個姿娘會打扮,打扮兒夫去做官。去時草鞋共雨傘,來時白馬掛金鞍。
在戲曲領域,劇目互相移植,改了原作人名及地名的更為普遍。魯迅先生甚至說:把劇本只作一個底本,到一個地方去演出,就使用當?shù)胤窖裕瑒≈械孛策m當改用當?shù)赜械牡孛?/span>
你唱五娘我六娘,很正常也很平常。那么,我把那二句俗語補上二行,湊成一首新民謠:
愛食好魚馬膠鯧,
愛娶雅 蘇六娘,
愛聽好曲陳書櫥,
愛看好景水面橋。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
- 涉及醫(yī)療、交通、就業(yè)……2024年潮州市十項民生實事全部完成
- 促成合作意向客戶超2800家,斬獲意向訂單超26億元!2025潮安智能衛(wèi)浴產(chǎn)業(yè)大會圓滿落幕
- 以鏡頭和筆觸為媒 展現(xiàn)壯鄉(xiāng)風情與文旅新活力!全國多家媒體走進廣西來賓市
- “2025港澳青年看祖國 訪閩潮”交流團訪問潮州
- 探索家訓文化 現(xiàn)代實踐路徑!2024年度潮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成果推介會舉行
- 心動此時此刻!潮州這場青年交友活動解鎖交友新形式
- 4層及以上住宅,要設置電梯!最新標準
- 1—2月潮州市外貿(mào)平穩(wěn)開局 民營企業(yè)進出口33.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