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
□盧放民
告字上古為見紐三部,潮語讀為[哥歐3]、[哥窩4]和[哥烏6]。該部字入[窩]韻的有:好、奧、抱、蹙、嫂、草、槽、帽、報、寶、保、牢、學、皂[之窩5]等;入[烏]韻有:埠、懋、貿、茂、牡、愁、牟、叟、[烏5]等。將這些字與其諧聲字進行比對,比方說像告的諧聲字靠,以及酷[哥窩4](酷喉);貿與卯,以及柳;叟與嫂;槽與曹。不難看出,它們的聲轉,都受其內在規律所制約,不會超出三部的韻,所以,告的三個音是雙聲疊韻。
俗語“告[哥窩4]牢[羅窩5]”,告,請求。牢,籠絡。用好言好語籠絡對方,請求其改變態度。如:“他告[哥窩4]牢[牢窩5]房東勿增加房租。”“他告[哥窩4]牢[羅窩5]好久,領導還是無答應。”
“告[哥窩4]牢[羅窩5]阿官放白屎,告[哥窩4]牢[羅窩5]阿娘放白尿”,求爹爹拜奶奶,央人配合。如:“這幾個有名成道的明星,開口天價,脾氣又大,常常著去告[哥窩4]牢[羅窩5]阿官放白屎,告[哥窩4]牢[牢窩5]阿娘放白尿,伺候到我畏清[徐英3]。”“他為了籌到這點善款,四處去告[哥窩4]牢[羅窩5]阿官放白屎,告[哥窩4]牢[羅窩5]阿娘放白尿。”
“告[哥烏6]成[之影5]”,用央求加利誘的手段,使對方順從。如:“我答應買甜筒,告[哥烏6]成[之影5]孥囝合[哥亞4]我去公園。”“他用錢告[哥烏6]成[之影5]村民選伊。”“大人經常告[哥烏6]成[之影5]孥囝,則孥囝最易養成惡習,變得勢利。”“告[哥烏6]成[之影5]”與“告[哥窩4]牢”,告字都表示請求央告的意思,讀音不同,卻是雙聲疊韻,古音學叫“義有可解,不妨其音之殊”。二者區別在于,前者除了說好話求告之外,還許以好處,使之成事;后者只是用好話籠絡求情,其結果并不確定。二者在運用時要注意,如:“因為急需這種專才,我告[哥窩4]牢[羅窩5]他加入我公司,伊無答應。后來是公司買一套住房告[哥烏6]成[之影5]伊過來。”有潮音字典將字作“靠成”,靠與告是諧聲字,音雖可通而字異義殊。
“告[哥歐2]料”,《易·泰·注》:“告,教也。”管教照料。用于否定句,指調皮搗蛋,令人生厭的未成年人。如“無父無母告[哥歐2]料”、“無人告[哥歐2]料”。
“告[哥歐2]量[娜羊5]”,告曉商量。如:“他決策時,無合[哥亞4]班子的人告[哥歐2]量[娜羊5],造成重大損失。”“遇事有人告[哥歐2]量[娜羊5]最好。”
“有告[哥歐2]有量[娜羊5]”,比喻相親相愛,和睦融洽。如:“伊老翁[安1]姐[之呀2]雙棲雙飛,有告[哥歐2]有量[娜羊5],是后生學習的榜樣。”
來源|潮州日報
編輯|郭洵汐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