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賦能 產業興旺 生態宜居
磷溪鎮仙美村著力打造和美鄉村新樣板
湘橋區磷溪鎮仙美村因其獨特的龍舟文化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聞名遐邇,該村還盛產菱角,是有名的“菱角之鄉”。近日,記者走進仙美村,見證這個古老村落在新時代下的蓬勃發展。
仙美村村貌。
近年來,仙美村緊抓機遇、主動作為,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傳承歷史文化,聚焦產業發展,著力提升村容村貌,積極探索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實現方式的磷溪樣板。
仙美村有深厚的龍舟文化底蘊,這里的龍舟比賽形式獨特——“繞龍門”。比賽用的是小巧的杉木龍舟,每次兩支隊伍參賽,每隊13人,船上打鼓、掌舵、戽水、劃槳的人各司其職,兩支隊伍從龍門出發,圍著中間標旗繞行,最終爭奪代表勝利的標旗“水號”。每年端午節前后,村里都會舉辦“龍舟邀請賽”,邀請周邊地區的龍舟隊伍前來參賽。此外,還有菱角船競速、搬菱角等特色賽事,讓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更加豐富。仙美村黨總支書記李偉欽說:“仙美村以獨特的龍舟文化為核心,利用好歷史文化底蘊,定期舉辦賽事活動,在促進文化交流的同時,也增強了村民的凝聚力。”
仙美村是有名的“菱角之鄉”,該村著力打造“金厝池”菱角品牌。
在產業發展方面,仙美村依托豐富的自然資源,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村里成立潮州市仙美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和仙美農旅發展有限公司,將種植戶整合起來,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走規模化種植的道路。通過培育優勢品種、統一種植標準,仙美村的菱角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為了提高菱角的知名度和附加值,村里還注冊了“山尾金厝池”商標,申報省農產品“三品一標”標志,打造“金厝池”菱角品牌,為仙美村的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村里菱角種植面積達85畝,種植戶年增收超160萬元,并帶動周邊村居種植菱角超500畝,產值約700萬元。
仙美村的龍舟走廊。
仙美村在人居環境整治方面持續發力,村里成立“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建設集中攻堅專班,將村子劃分為四個片區,對各個點位進行排查并建立檔案。面對鸛內園危房區等沉疴痼疾,村干部做好村民思想工作,最終以拆開路,集中力量對鸛內園危房區進行清拆提升。村里還因地制宜利用清拆空間重建村民建設活動區、進行墻體噴繪設計和龍舟走廊景觀小品謀劃設計等工作,讓村子的面貌煥然一新。
據了解,接下來,仙美村將繼續立足本村資源配置及區位優勢,搶抓發展機遇,繼續建設龍舟走廊、竹走廊等鄉村文化項目,同時依托強村公司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及綠色食品生產等現代農業產業,并持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三清三拆三整治”等村莊清潔行動,建立長效管護機制,建設好農村人居環境,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
鄉村概況
仙美村毗鄰韓江支流金沙溪畔,因地處丘陵,依山臨水,風景優美,故名“仙美”。該村先后獲評廣東省衛生村(2021年)、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2023年)等榮譽稱號,村域面積2625畝,共有639戶2684人,現有農用地780畝,其中菱角種植面積約85畝。
作者|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翁燁凰
圖片|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潮海 丁汝櫻
編輯|吳冰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