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產業是潮州“四梁八柱”支柱產業之一。“十四五”以來,潮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的戰略目標,大力推動陶瓷產業設備自動化、智能化發展,提升陶瓷原材料研發和產品設計水平。潮安區楓溪鎮作為國內知名的“南國瓷鄉”,隨著產業轉型升級逐步加快,工藝品控、低碳環保等方面的要求也日趨提升,電能在此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潮州潮安楓溪鎮核心區。
作為一種易受控的清潔能源,越來越多的陶瓷產業采用電窯爐代替傳統的氣窯爐,“氣改電”全面鋪開,同時也對楓溪電網的供電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潮州楓溪供電局成立之初,其前身金楓電力公司原為地方自主運營,受限于資金投入和規劃建設水平,剛接管的楓溪電網網架結構薄弱,供電能力裕度嚴重不足,供電質量問題頻發,原有電網供電能力與全市“十四五”電網發展規劃目標差距明顯,成為制約打造“千億陶瓷產業集群”目標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對舊電網進行改造勢在必行。
潮州楓溪供電局配網設備主人走訪陶瓷產業用戶。
為如期在四個縣區局全面完成“十四五”電網規劃建設目標,2019年,潮州供電局按照“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工作要求,抽調各線條業務骨干集中支援楓溪,由市局、縣區兩級“規劃-基建-生產-營銷”多專業人員成立一支規劃團隊,在短時間內精準完成楓溪電網中低壓網架問題的全面診斷。同時,規劃團隊充分發揮楓溪供電局在屬地協調方面的先天優勢,摸索“政企聯動”最優建設方式,以將短板打造成長板為目標,因地制宜制定規劃方案,形成潮州楓溪供電局配網規劃建設第一個五年規劃。五年來,潮州楓溪供電局按照規劃,全力加快配電網建設,優化完善楓溪配電網網架架構,著力提升電網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接管至今,已累計完成電網投資5.37億元。
潮州楓溪供電局配網運維人員開展設備巡視。
2023年底,隨著110千伏長美變電站順利投產,楓溪電網迎來接管之后最重要的里程碑節點。如何充分利用110千伏長美站提供的饋線資源規劃新建線路,對區域中壓網架進行優化升級,是楓溪電網徹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最關鍵一環。在項目實施之初,工程面臨著時間緊任務重、物資緊缺、落地難度大、連續惡劣天氣等嚴峻問題。對此,潮州楓溪供電局全面統籌項目建設全周期各關鍵節點的有序銜接,建立健全督辦及周報跟蹤反饋機制,同時主動加強與政府部門、屬地村委的溝通協調,著力推動政企聯動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民事協調問題,為電網建設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多措并舉保障工程建設的高效實施。
110千伏長美變電站全景圖。
2024年6月28日,10千伏田龍乙線新建工程順利啟動送電,標志著110千伏長美站8個配網出線配套項目全部投產。本次8個出線項目僅用時兩個月就全部竣工,比原定計劃提前半年,大大加快了楓溪中壓網架改造升級速度,有效地解決了變電站周邊區域線路重載過載、饋線組不可轉供等老大難問題,區域配網供電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電網供電裕度更加強勁有力。
五年來,潮州供電局在楓溪共新建110千伏變電站1座,新增10千伏線路25回,同比增加了69.44%,新建公用臺區235座,新增配變容量13.26萬千伏安,戶均配電容量從3.28千伏安提升至5.20千伏安,同比提升了58.53%,有力保障了楓溪人民群眾生活的用電需求。
潮州供電局規劃柔性化團隊開展規劃研討。
潮州楓溪供電局成立的五年,是楓溪電網迎頭趕上的五年,關鍵指標基本實現了五年前“將短板打造成長板”的既定目標,配網網架結構顯著優化,供電裕度大幅提升,歷史遺留重過載、低電壓、安全隱患、設備殘舊等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其中供電可靠性提升幅度超70%,電網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實現零的突破,達到全省領先水平。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嘉爍 通訊員 洪少凌 楊亨 陳仕爍
圖片|潮州供電局
編輯|張澤慧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