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萬工程” | 潮安區文祠鎮楠木翁村:“稻田認種認購”新模式撬動村集體經濟發展
近年來,潮安區文祠鎮楠木翁村立足本地資源稟賦,將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和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典型村培育的重要支撐和動力,積極謀劃、由表及里,做到村莊有顏值、產業有奔頭。
乘著“百千萬工程”的東風,楠木翁村從小處著眼、細處著手,以“繡花”功夫精雕細琢,推動鄉村人居環境品質提升。
“去年以來,楠木翁村共拆除危舊泥磚房面積約250平方米,投入資金約14萬元進行‘三線’整治,著力提升村容村貌。”楠木翁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翁少綿介紹說。
在楠木翁村的房前院后、街頭巷尾,因地制宜打造的“四小園”,讓村民推窗見綠、出門即園。依托黨員群眾、青年志愿者等多方力量,該村以點帶面、串珠成線,將鄉村綠化美化工作與典型村培育有機結合,逐步形成“庭院有花、屋外有綠”的美麗鄉村風貌。
今年以來,楠木翁村累計開展志愿植樹活動9場次,種植白玉蘭、鐵冬青等喬木239株,扶桑、茶花等灌木13591株,新增美麗庭院1個,全力打造綠美生態樣板。
楠木翁村不僅著力提升人居環境的提升,還千方百計壯大村集體經濟。該村通過統籌整合閑置土地,在全鎮首推“稻田認種認購”新模式,并對外發起認購活動,認購者無須親自耕種,僅需出資1500元認購一畝稻田,即可收獲優質生態有機稻米200公斤。該模式不僅有助于推進撂荒地復耕復種,還有力撬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實現村民收益、村集體經濟發展、撂荒土地復耕復種“三贏”。

文字|林宗楷 安融
圖片|潮安融媒
編輯|蔡楊
審核|詹樹鴻
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