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實現人車分流,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我市建設多座人行天橋。但是,在設立有人行天橋的路段,行人橫穿馬路現象仍頻頻發生,對自身和公共安全構成威脅。
楓春南路體育館路段,行人橫穿馬路。
11月26日下午5時許,記者來到市區楓春南路走訪。此時正值交通高峰期,體育館前車流如織。記者站在體育館一側的宏澤天橋上觀察到,道路中央設有隔離護欄,由于此處恰好是機動車的掉頭區域,護欄并未完全封閉,留下了一個缺口,這一缺口便成了一些行人選擇橫穿馬路的“捷徑”,附近的天橋形同虛設。在短短10分鐘內,就有十余人從車行道上橫穿過馬路,轎車從他們身邊疾馳而過,不由得令人捏一把冷汗。
楓春南路體育館路段,行人從車流中橫穿馬路。
楓春南路體育館路段,行人邊打電話邊橫穿馬路。
楓春南路是一條雙向六車道的城市道路,記者注意到,行人橫穿馬路,經常走到一半就會被車流困在路中間,進退兩難,危險系數極高。
在潮州大道奎元廣場路段,類似現象也經常發生。盡管該路段設有天橋,但仍有不少市民選擇直接在車流量大的馬路上橫穿。這一行為導致路中間的綠化帶多處被踩踏形成缺口。在其中一個缺口旁,還豎立著“行人自行車請走天橋”的指示標牌。記者注意到,在這一路段,橫穿馬路的人群中有不少是騎著自行車的人。
潮州大道奎元廣場路段的綠化帶被人踩踏出缺口,旁邊有著寫有“行人自行車請走天橋”標牌。
潮州大道奎元廣場路段,行人過街不走天橋橫穿馬路。
明明有人行天橋,為何選擇橫穿馬路?市民張先生向記者坦言:“即便天橋配備了電梯,推著自行車上下還是麻煩,遠不如直接橫穿馬路來得方便。更多時候,只是單純想少走幾步。”而市民馮女士則表示:“等電梯的時間太長,看到路上車輛稀少,便索性不走天橋。”
采訪中不少市民表示,一時省事方便遠沒有生命安全重要。希望大家都能增強安全意識,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充分利用天橋、斑馬線等安全設施過馬路。有關部門在提升城市基礎設施便利性的同時,也需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交通安全意識,共同營造一個安全、有序的交通環境。
作者|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婕 翁燁凰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