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稻浪千里香
稻田遍地是金黃
眼下
晚稻陸續進入成熟期
行走在湘橋區意溪鎮西都村
的田間地頭
黃綠相間的稻田連綿成片
稻穗在微風中泛起稻浪
11月25日
2024年廣東省第一屆農事運動會
晚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潮州賽區)
在這里舉行
10名農機手以稻田為賽道同臺秀技
晚稻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現場,選手們操作收割機進行水稻收割。
隨著一聲令下,現場機器轟鳴聲響起,參賽農機手馬力全開,駕駛著相同型號的水稻聯合收割機,在生長條件基本一致的田塊里來回穿梭,稻穗一下子被收割、脫粒。隨后,裁判們仔細地將選手們作業后遺漏的稻谷撿拾起來,在除去雜物后留下飽滿的稻谷用袋子封裝好進行稱重。“比賽的評判標準主要包括農機手的安全意識和操作熟練度、作業效率、作業質量等方面,其中作業質量包括損失率、留茬高度、有無漏收等內容。”比賽裁判馮立榜介紹道。
經過激烈角逐,潮州賽區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2名,獲得一二三等獎的選手將被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授予“2024年潮州市水稻機收減損之星”稱號。據悉,本次比武損失率最低為0.24%,平均損失率為0.53%,作業效果理想。
“本次比賽給廣大農機手提供了一個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平臺,我學到了很多農業機械相關知識。”參賽農機手陳清從事農機服務已有十幾年,他表示,以后會再接再厲,不斷精進自身作業技能。
評委對水稻機收收減損進行檢測。
本次活動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主辦,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潮州市農業農村局承辦,潮州市農業機械化管理處、潮州市農業科學技術研究中心、潮州市鄉村振興發展中心、湘橋區農業農村局協辦。活動以“精細高效、提質減損”為主題,旨在減少水稻機收環節的損失,助力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智能化發展。同時通過以賽促訓、以賽提技,強化“減損就是增產,降耗就是增收”的意識。
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積極推動農機社會化服務,加大新型、高效、適用新農機具示范推廣力度,大力推動水稻全程機械化和特色產業機械化,切實加強糧食全產業鏈各環節節約減損工作,有效促進我市農機化發展。2023年全市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2.19%,水稻平均機收損失率控制在2%以內。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育杭
圖片|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莊園
編輯|蔡楊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