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以“古建筑營造技藝的保護實踐——潮州實地研修”為主題的“2024亞太地區古建筑保護與修復技術高級人才研修班”在韓山師范學院正式開班。
“2024亞太地區古建筑保護與修復技術高級人才研修班”正式開班。
此次研修班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地區辦事處、蘇州市委宣傳部、蘇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潮州市文廣旅體局聯合主辦,旨在深入探究中國古建筑保護與修復的專業技術,并結合潮州與蘇州兩地的古建實例,對傳統營造技藝的傳承與創新進行系統性研究。
本次研修班匯聚來自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館及遺產地管理單位等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30位優秀專業技術和研究人員。他們將通過在潮州實地研修,加深對古建筑保護與修復技術的理解和認識,深入探討與交流傳統古建筑營造技藝的實踐經驗。為確保研修質量,特邀來自北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同濟大學等多所知名高校的教授,以及潮州本地資深古城保護專家擔任培訓教師。同時,還邀請蘇州園林遺產領域的專家和“香山幫”傳統營造技藝傳承人前來授課。課程內容將涵蓋傳統建筑技藝的歷史演變、現代保護技術以及活化利用策略等多個方面,通過專家講授、現場教學和案例研討等多種教學方式,力求促進學員對傳統營造技藝的深層次認知,并全面提升其實踐能力。
“青年與傳統營造技藝”優秀案例暨“翰墨江南”園林文化展開展。
據介紹,自2008年成立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蘇州分中心始終致力于為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地及古建筑保護與修復領域的管理及技術人員提供一個交流平臺,已系統開展15屆古建筑保護與修復技術高級人才研修班,惠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50多名遺產保護工作者。
本次為何選擇在潮州開展實地研修?“潮州古建筑營造技藝深刻影響了東南亞國家的建筑風格與審美,而潮州在古建筑保護方面作出了出色的成績。潮州‘百家修百厝(祠)’工程和‘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堅持,有效推進古城文物建筑保育修繕,而古城原住民更是古城保護的參與者、見證者和實踐者。本次組織學員到潮州學習研修,旨在學習潮州古城保護的優秀經驗,將潮州古城保護優秀經驗傳播出去。”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世界遺產培訓與研究中心蘇州分中心主任顧文華表示。
青年與傳統營造技藝優秀案例展示。


研修班啟動當天,在蘇州評彈和昆曲演出的聲聲江南雅韻中,“青年與傳統營造技藝”優秀案例暨“翰墨江南”園林文化展在韓山師范學院同時開展。展覽廳內,花窗竹影,洞門幽深,讓人如臨詩意園林。此次展覽不僅匯集了蘇州古典園林及風景名勝區的書條石、碑刻、摩崖石刻、磚額拓片及書畫60余幅,還依托教科文平臺,集中展示全球青少年在保護與傳承傳統營造技藝方面卓越成就,匯聚了包括蘇州古典園林傳統營造技藝、傳統木結構建筑工藝在內的來自中國、法國、西班牙、挪威、德國、日本、韓國等約20個國家的青年與傳統營造技藝優秀案例,將展至11月30日。
作者|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瑩
編輯|蔡楊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