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角
樓
村
位于湘橋區鐵鋪鎮政府東邊的八角樓村,原名鳳埠,因后來建有八角樓寨而易名。八角樓寨始建于1610年,寨圍呈八邊形,繞寨一周建房27套間,寨中間為兩進潮汕四合院,后進有閣樓。走進這座歷經數百年風雨洗禮的古寨,一磚一瓦仿佛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古韻與新景交織,傳統村落如何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俯瞰八角樓村 (謝平勛 攝)
自入選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以來,八角樓村立足當地資源優勢,依托去年入選第八批“廣東省古村落”的有利契機,圍繞發展特色產業、改善村居環境等方面,著力打造宜業宜居和美鄉村,助推“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八角樓村發展“一村一品”獅頭鵝項目。 (謝平勛 攝)
“嘎嘎嘎……”走進鴻浩家禽養殖場,一陣陣鵝叫聲此起彼伏。一群頭大頸粗的獅頭鵝爭先恐后埋頭覓食,另一邊,工人們忙著分揀鵝蛋,送至電子孵化車間進行孵化。
產業是發展的根基。2020年以來,八角樓村抓住上級“一村一品”專業村建設的政策機遇,通過整合土地、連片出租的方式,鼓勵和支持鴻浩家禽養殖場申報“一村一品”獅頭鵝項目,推動養殖場往規模化、品牌化的方向發展。在“一村一品”項目的帶動下,養殖場與農業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建立了技術服務合作的關系,引進獅頭鵝反季節養殖技術,大大提高獅頭鵝苗的養殖數量和質量。2023年為社會提供優質獅頭鵝苗約35萬只,產值達1200多萬元。“我們依托‘一村一品’獅頭鵝品牌,引導養殖場帶動村民共同發展致富,為周邊養殖戶們提供技術幫扶指導,擴大品牌知曉度和影響力。”八角樓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毅杰說道。
為進一步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水平,八角樓村積極發動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開展清臟治亂行動,并推進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工作,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據統計,八角樓村已排查“三清三拆三整治”點位93個,清拆面積約5611平方米,清理垃圾約81.8噸。開展風貌提升工作涉及90戶,已完成提升90戶,安裝屋檐約300米,實施墻面噴涂提升約4000平方米,總體進度完成100%。
沿著村道漫步,古樹參天,郁郁蔥蔥,枝繁葉茂。八角樓全村綠化面積達2600平方米,擁有生態森林316畝,生態資源豐富。尤以16棵芒果古樹最具特色,其中13棵古樹樹齡超過300年。為做好古樹保護,打造宜居生態環境,八角樓村有序推進“古樹生態公園”建設項目,對芒果古樹周邊環境進行改造提升。“目前我們完成了沿線步道磚鋪設、增設步道圍欄、燈柱,以及溝渠硬底化。”陳毅杰表示,將逐步完善配套設施,為村民游客提供休閑游玩的好去處。
戶外營地為市民提供休閑好去處。 (吳育杭 攝)
在古樹生態公園不遠處,有一處集茶座、野餐、燒烤、垂釣等功能的戶外營地。這里原本是一片荒廢的茶園,八角樓村利用綠色生態優勢,盤活閑置土地,招引“八樓氧吧”營地休閑空間戶外項目落地,打造旅游觀光休閑體驗式的特色農旅產業,延長文旅消費鏈,煥發鄉村新活力。“營地設計保留了大自然景觀,搭建了復古木屋、竹編桌椅,在這里,游客可以遠離城市喧囂,放空自我。”“八樓氧吧”負責人金江海說,每到周末和節假日,營地游客絡繹不絕,為鄉村增添了不少人氣和流量。
鄉村概況
八角樓村距離鐵鋪鎮政府2公里,全村總面積約1.47平方公里,現有戶數291戶,人口1311人。全村面積1.47平方公里,其中山地800畝、耕地203畝,產業發展以農業為主。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育杭
編輯|翁純
審核|詹樹鴻
- 聚焦“百千萬工程”· 看變化 | 潮州:用好改革“關鍵一招” 加力提速“百千萬工程”
- 潮州日報時評|以改革促發展 以改革添活力
- 聚焦“百千萬工程”· 看變化 | 擦亮窗口 扮靚門戶 潮州全力打造嶄新的廣東“東大門”
- 聚焦“百千萬工程”· 看變化 | 聚焦“三抓三強” 打造示范樣板 潮安區沙溪鎮持續發力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 聚焦“百千萬工程”· 看變化 | 湘橋區城西街道北關村:走好富民強村路 奏響“百千萬工程”奮進曲
- 培育發展“綠”動能 潮州市政府與朗新科技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 潮州供電局:政企聯手防未“燃” 筑牢森林防火“墻”
- 潮州公布2024年涉企“三亂兩多”問題專項整治線索投訴和舉報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