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彰顯活力,改革迸發動力。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潮州持續聚力自我革新,著力破除機制體制障礙,在改革創新上奮勇爭先,描繪出大潮涌動、千帆競發的壯美畫卷。
一次次創新性探索、一個個突破性進展、一項項標志性成果,鐫刻著我市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加力提速“百千萬工程”的鏗鏘印記——制定實施《潮州市2024年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十大改革舉措》等73項重點任務,全面推動省部署的40項改革落實落地;饒平縣僅用40多天時間,就破解了供排水管理權責模糊的歷史難題,經驗做法入選《全省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第二屆中國廣東(潮州)特色食品產業大會展位區域總面積、參展企業數量、參展經銷商數量、客流量實現了“四個倍增”,充分體現了探索市場化、專業化辦展模式的成功……
頂層設計布局
打造潮州特色
聚焦改革發展急需,破解群眾反映強烈問題,潮州以頂層設計做實謀篇布局,注重場景應用,緊扣產業發展及群眾普遍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謀劃實施更多基礎性、引領性、集成性改革項目。
為充分激發縣鎮村發展動力活力,今年4月2日,《潮州市2024年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十大改革舉措》正式出臺,這是潮州縱深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關鍵一招。
潮州重點聚焦縣鎮管理、新型幫扶協作、縣域產業培育、縣級財力保障、資源要素向縣鎮集聚、鎮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動力、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模式、深化基本公共服務一體化、基層社會治理等十大領域改革,為全市推進“百千萬工程”添動力增活力。
——在創新金融支持服務方面,金融機構推出鳳凰單叢貸、陶瓷貸等30多個專屬信貸產品及開發悅農e貸等線上信貸產品,截至9月份,全市涉農貸款余額313.03億元,同比增長20.44%;
——以深潮對口幫扶協作為契機,加大承接產業有序轉移主平臺建設,實現固定投資65.79億元,引進承接產業轉移項目36個,完成規上工業增加值55.37億元;
第二屆中國廣東(潮州)特色食品產業大會。(陳宏文 攝)
——潮安區立足“工業強區”定位,成功入選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國家級示范縣和省食品工業培育試點縣,萬洋眾創城、華界新材料、萬實·潮汕智慧物流園等重磅項目接連開工建設;
——饒平縣立足“臨港新城”和“藍色海洋經濟帶”定位,益海嘉里潮州糧油生產銷售基地、潮州華瀛LNG接收站正式投產,大唐潮州電廠5-6號機組項目動工建設;
——湘橋區立足“中心城區”的定位,加快推動全季酒店等54個項目落地,成功入選首批18個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省級試點單位。
——高標準推進韓江新城規劃建設,提升“一江兩岸”風貌,加快實施城中村“十個一”工程和38個老舊小區改造。推進農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水質合格率連續三年穩定達90%以上。持續推進“長者飯堂”建設,目前全市老年助餐服務點共43個,較2023年底增加29個。
饒平縣錢東鎮大隴社區長者食堂(錢東 供圖)
深化土地改革
為發展開辟新空間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有力抓手,對于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土地資源高效配置和集約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土地緊張,是許多地方發展面臨的現實難題。如何盤活這一重要資源要素,為發展開辟新空間?潮州各縣區以開展全域綜合整治為抓手,以深化土地改革轉動空間“魔方”。
饒平縣聯饒鎮下饒村“小田并大田”(聯饒 供圖)
饒平縣依山傍海,地形復雜,東西北部環山,西北為丘陵,田塊碎片化現象普遍,多為“巴掌田”“斗笠田”“條狀田”,戶均面積不足1.5畝。該縣聚焦解決耕地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等問題,以樟溪鎮、浮山鎮為改革試點,推行“小田并大田”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有序引導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帶動全縣規范流轉土地約18萬畝,讓土地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潮安區江東鎮積極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指宣 攝)
目光轉向潮安區。“我們村的地塊成功掛牌出讓入市,全村人都很支持!”10月12日,潮安區鳳塘鎮南隴村黨委書記陳禮和興奮地說,該宗地塊成功入市,既完善了地塊的用地手續,滿足企業增資擴產的需求,又能讓村集體收入明顯提升。
當天,我市舉辦首宗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成交確認儀式,潮安區鳳塘鎮南隴村吳厝工業區FTNL2024—01地塊成為潮州首宗入市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潮州市升澤陶瓷材料有限公司(升澤陶瓷)成功競得該地塊,公司法人許哲介紹,因歷史遺留問題,公司原有用地手續不夠完善,雖有增資擴產、拓展發展空間的想法,但在用地上受到一定限制。了解到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項目后,公司主動查閱相關政策、文件,積極參與土地競買,并順利拿地。
春節期間,北關集市晚間開業,為市民、游客提供各種特色美食(黃春生 攝)
近年來,立足毗鄰古城、人流量大、流動攤販多、交通便利等特點,湘橋區城西街道北關村探索采用“村集體+企業”合作共建模式,改造盤活村里近5畝閑置地建設“北關集市”,規劃121個攤位和15家鋪面進行出租,打造以車為店、引攤入市的“小快靈”夜間集市,借力鱷渡秋風、北堤棧道等臨江勝景打造“夜游”經濟生態圈,完善“食住行游購”鏈條,激活“夜經濟”。據了解,“北關集市”通過以企帶村、以村促企,為村民拓寬增收致富渠道的同時,每年為村集體創收約30萬元。
“小切口”推動“大變化”
以人為本彰顯改革溫度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近年來,潮州始終聚焦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始終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民生福祉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重點“落子”盤活全面深化改革棋局。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在饒平縣,供水、排水、污水治理等涉水事務“九龍治水”,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效果。
饒平縣積極探索供排水一體化運營改革,相關做法入選全省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指宣 攝)
如何破解這一問題?今年以來,饒平縣經過深入調研,逐漸形成了推進供排水一體化運營改革的思路。
今年來,饒平縣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以國資平臺新時代集團公司作為出資人,登記成立鳳江水務公司,并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新時代集團公司實施日常管理,全面整合涉水資源資產,形成“政府行政管理、行業事務監管、企業市場運營”的全新水務管理架構,切實破解供排水管理“九龍治水”、權責模糊的歷史難題,逐步實現統一管理、長效治理的目標。
同時,饒平縣堅持新建治理與老舊設施管網提升“兩手抓”,加快建設總投資1.67億元、涉及18鎮188個自然村的2024年饒平縣生活污水治理提升項目(一期)。
引韓入饒取水口(陳宏文 攝)
“項目采取‘一鎮一方案、一村一設計’的方式,通過明溝暗渠化,將主支管網接入終端對污水進行治理,確保今年底全縣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77%以上。”饒平縣生活污水治理提升項目(一期)總工程師楊烽介紹,目前全部村落已同步進場施工,整體進度完成70%左右。
不久前,該項目獲省農業發展銀行授信1.33億元,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政策性銀行融資零的突破,破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融資難”問題,成功走在全省前列。
改革之花,芬芳滿園。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潮州將用一項項創新務實的改革舉措,一次次奮發有為的改革實踐,打破制約束縛、釋放發展效能,加力提速“百千萬工程”。
文字 | 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宗楷
編輯 | 翁純
審核 | 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