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種植。(通訊員供圖)
近年來,東山鎮長教村搶抓“百千萬工程”實施有利契機,聚焦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基層治理持續發力,加快打造“百千萬工程”典型村,讓村民共享發展成果。
加速流轉提效益。聚焦土地“碎片化”“閑置化”難題,加快推進土地流轉,率先在全鎮流轉土地約340畝,引進饒平縣潮農種養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棚蔬菜,帶動周邊務工約500人次,實現村民增收約100萬元。充分利用駐鎮幫鎮扶村資金項目,平整約30畝撂荒耕地,修復水陂,建設機耕路,改善種糧條件。同時,由村集體向村民流轉園地約110畝,用于建設升壓站及光伏方陣,目前土地租賃的青苗補償費88萬元已到賬,準備通過三資管理平臺將土地轉租給項目投資公司,項目落地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75萬元,并給村民帶來600元/畝(每三年提升5%)的租金收入,帶動村民增收。
拆建并舉齊發力。以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突破口,堅持“拆建并舉”,深入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近兩年拆除廢棄豬舍、危舊房屋、亂搭亂建窩棚等約37處1880平方米,利用清拆后空間建設停車場、休閑小廣場、景觀小節點,打造5處鄉村“四小園”示范樣板,結合綠化大行動,見縫插綠、見綠補色,持續刷新鄉村“顏值”。同時,充分發揮黨員、村民代表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動員村內老人隨子女到新厝區集中居住,新厝區居住人員占比約95%。
多元治理激活力。堅持以“小村規”約出“大治理”,采用村民主體參與制定并完善村規民約的辦法,通過村民大會、入戶走訪等形式,收集意見建議,將門前三包、農房風貌管控、文明新風等納入村規民約,推動村民自治,激發鄉村活力。同時,堅持以“小積分”賦能“微治理”,依托“黨群共建積分超市”,將房前屋后衛生評比、善行公益、綠化管護等內容列入兌換清單,充分調動村民參與村內事務積極性,自積分超市運行以來,累計發放積分2460分,發動群眾參與集體勞動104人次,兌換積分商品價值合計1361元。
來源|中國報道、饒平政府發布
編輯|蔡楊
審核|梁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