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浦山下,清溪一曲抱村游。在潮州市潮安區南部,庵埠鎮郭隴鄉由郭一、郭二、郭三、郭四村組成。近似圓形的村寨,水渠環繞,通過橋道走進其中,抬頭即畫,入目皆景:村中小河蜿蜒流淌,房前屋后樹木蒼綠,一花一樹、一屋一瓦,呈現一幅鄉村美、產業旺、村民樂的鄉村畫卷。
為答好“和美鄉村”新考卷,郭隴鄉以“百千萬工程”為抓手,著力從環境整治基礎題、風貌管控必答題、鄉風文明核心題等方面入手,推動農村人居環境靚起來、鄉村治理強起來、文明新風撲面來。
先拆后整,盤活“老厝區”
隨著城鄉融合進程加快,村民紛紛外出,或定居城區,或置地建房。郭隴鄉的老厝區人煙日漸稀少,出現了庭院荒蕪、老房閑置、雜草叢生等現象,逐漸成為制約農村發展的衛生死角,整治老厝區迫在眉睫。以“三個三”清臟治亂行動為抓手,郭隴鄉決定從權屬摸查到入戶座談、鄉賢協商,最終順利推動位于郭隴老市場超1100平方米的老厝區“改頭換面”。
機器轟鳴,困擾郭隴鄉多年的危舊老厝在機械臂起落間得到破解。住在附近的村民對本次老厝區專項整治行動拍手稱贊:“太好了!這里已經荒廢幾十年了,缺少管護,環境不美觀也存在安全隱患,有時路過都擔心被絆倒?!?/span>
如何“變廢為寶”?“先拆后整,建一個休閑公園、造一條寬敞橋梁,老厝區就能盤活起來了!”郭三村“兩委”干部考慮到這片區盡管地理位置靠近縣城區,但道路狹窄,車子無法進入?!皽蕚浒l動郭隴鄉賢籌資建橋,打通中心道路網絡,到時候路通橋通,這片地也就利用起來了。”郭三村“兩委”干部說。
移畫入景,刷新“高顏值”
村融景中,人居畫中。近年來,郭隴鄉堅持在鄉村內涵和外延上“深耕細作”。為改變農村“臟、亂、差”現象,解決“屋內現代化,屋外臟亂差”的問題,郭隴鄉縱深開展和美鄉村建設和農村環境衛生整治行動。
郭三黨建公園
郭三黨建公園位于郭隴鄉的中心,也是近年來郭隴鄉“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的顯著成果。該黨建公園抹去雜亂閑置地和廢棄黑池塘的“舊貌”,繪出靚麗小公園和綠美生態池的“新景”。
郭三黨建公園內,村民在此納涼聊天。“村里環境越來越好了,有健身廣場也有小公園,還有老年人活動中心,我們沒事就喜歡在村里散步賞景、聽戲唱曲?!薄耙郧袄S處倒、環境臟亂差,現在房前屋后都收拾干凈了,環境大變樣,我們也更愿意愛護衛生啦?!睂τ诖謇锏淖兓麄兛丛谘劾铮苍谛纳稀?/span>
郭三黨建公園
郭三黨建公園的美麗蝶變,僅是郭隴鄉開展村莊美化的一個生動縮影。自開展行動以來,郭隴鄉破解空間有限的瓶頸,因地制宜建起郭一溪邊公園、郭三廉潔園、郭四黨建公園、口袋公園、小公園等一個個公共休閑場所。與此同時,墻繪壁畫、立面提升,更是開啟了郭隴鄉“美顏模式”,讓鄉村實現由“凈起來”向“靚起來”轉變。
郭三游泳池

壁畫上墻
郭一進村口
鄉村善治,凝聚“向心力”
“聚族而居,族必有祠?!惫]鄉擁有濃厚的宗祠文化積淀。經世代發展繁衍,郭氏宗親約1.5萬人,郭姓成為庵埠鎮人口最多的姓氏。郭隴鄉凝鄉賢之心、聚鄉賢之力、匯鄉賢之智,發揮“鄉賢+企業家”強勁力量,為“百千萬工程”注入新動能。
一方面是以點帶面發揮“祠堂+文化”帶動作用,對傳統祠堂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優化。郭隴鄉對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堂號“光裕堂”的郭氏宗祠,秉承著“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保護性修繕,總投資70萬元,在祠堂內部加設書畫展覽,潛移默化提升郭隴鄉村民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養。
另一方面是凝聚宗族力量,傳承優秀文化。郭隴鄉以共創美好郭隴為宗旨,謀劃成立郭隴(溫暖)幫扶促進會,今年來共持續幫扶郭隴鄉困難家庭18戶,助病助學5人,發放幫扶資金、物資超20萬元。
郭隴幫扶促進會開展送溫暖活動
郭隴鄉發揮祠堂“主陣地”和鄉賢示范引領作用,共同參與環境整治、鄰里糾紛等基層社會治理,協同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走出了一條新時代鄉村善治之路。
來源|潮安發布、南方+
編輯|郭洵汐
審核|詹樹鴻
編輯 郭洵汐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