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平縣依山傍海,地勢北高南低,氣象災害種類多、影響廣、程度重,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與氣象影響的關聯性越來越強,人民的美好生活對氣象服務的需求越來越高。近年來,饒平縣委、縣政府對標“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扎實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以高質量氣象服務助力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新饒平。
據介紹,饒平縣持續強化市縣合作,逐步建立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高質量發展機制。對標《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緊盯“到2025年建成適應需求、結構合理、功能先進、保障有力、高效安全的氣象現代化體系”目標任務,立足實際,制定印發《饒平縣加快推進氣象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同時,將氣象工作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強化氣象部門與應急管理、農業農村、水務等部門協作聯動,推動氣象相關工作要求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在加強氣象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饒平縣持續加大財政保障力度,著力增強氣象監測能力,提高氣象預報預警水平。五年來,饒平已建成現代化綜合氣象探測基地、人工影響天氣標準化作業點、人工影響天氣科普館、自動氣象站等。今年,饒平將新增布設1部X波段天氣雷達、3個海島氣象站、22個自動氣象站。未來,饒平將實現村村都有自動氣象站。
為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饒平縣始終堅持“以防為主、防減救相結合”方針,不斷完善突發性、災害性天氣的預警信息發布和重大災害性天氣“叫應”機制,有力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在預報預警方面,持續完善多部門統籌規劃、共建共享預報預警聯動機制,有力提升氣象預警橫向聯動、縱向貫通水平。在應急響應方面,建立健全氣象災害應急響應、重大氣象災害“三停”“五停”等機制,探索形成《饒平縣防御臺風五大應急體系工作指引(試行)》,得到廣東省應急管理廳肯定并在全省推廣,成功應對多輪極端天氣。在基礎建設方面,依法做好重大規劃、重點工程項目氣候可行性論證,有效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如何以氣象現代化建設,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饒平縣圍繞“百千萬工程”實施、“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加強氣象服務,支持現代化農業產業提速提質,助力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該縣積極探索推進農業氣象指數保險應用,提高農業生產保障水平,更好保障糧食安全。同時,加強農業氣候資源調查和開發利用,著力推動饒平特色、優勢農產品氣候品質認證,實現產品增值、農民增收,切實把氣候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
文字|鄭新培? 饒宣
編輯|郭洵汐
審核|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