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被譽為“地球之肺”,近年來,群眾的生態環保意識不斷提升,但濫砍濫伐、毀林種茶等現象仍時有發生,對我縣的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2023年,饒平縣加大對毀林種茶現象的打擊力度,查處毀林種茶案件184宗,其中有4宗毀林種茶典型案件,行政罰款總金額高達4萬多元。

案例分析
1、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期間,當事人劉某某在未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對其自留山上的林木進行砍伐及平整山地后用于種植茶樹。經調查,被砍伐的樹種有雜木等,林地性質為生態林,毀壞林木出材量為18.1立方米,毀壞株數為1016株。縣林業局依法對其作出以下行政處罰:責令補種毀壞株數三倍的樹木3048株,并處毀壞林木價值五倍的罰款18100元。
2、2021年12月至2022年8月期間,當事人劉某某在未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對其承包山上的林木進行砍伐及平整山地后用于種植茶樹。經調查,被砍伐的樹種有雜木等,林地性質為公益林,毀壞林木出材量為10.2立方米,毀壞株數為513株。縣林業局依法對其作出以下行政處罰:責令補種毀壞株數三倍的樹木1539株,并處毀壞林木價值四倍的罰款8160元。
3、2022年2月至6月期間,當事人許某某在未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對其自留山上的林木進行砍伐及平整山地后用于種植茶樹。經調查,被砍伐的樹種有杉木等,林地性質為公益林,毀壞林木出材量為5.8立方米,毀壞株數為231株。縣林業局依法對其作出以下行政處罰:責令補種毀壞株數三倍的樹木693株,并處毀壞林木價值四倍的罰款9744元。
4、2022年2月至6月期間,當事人許某某在未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對其自留山上的林木進行砍伐及平整山地后用于種植茶樹。經調查,被砍伐的樹種有杉木等,林地性質為公益林,毀壞林木出材量為5立方米,毀壞株數為198株。縣林業局依法對其作出以下行政處罰:責令補種毀壞株數三倍的樹木594株,并處毀壞林木價值四倍的罰款8400元。
邀請當事人及相關證人進行現場實地勘查

饒平縣林業局提醒
按照《國家林業局關于如何適用<森林法實施條例>第四十一條第一款有關規定的函》(林函策字[2003]109號)的解釋,毀壞林木行為,是指致使林木不能正常生長或者造成林木死亡等情形。
以上四人均是不懂林業法律法規和政策,在未向有關部門申請辦理《林木采伐許可證》的情況下,擅自對其自留或者承包山地上的林木進行砍伐,其毀林種茶行為最終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也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我們在合理利用樹木的同時要遵守法律法規,不論是自己種植還是向他人購買的林木,亦或是“火燒木”、“蟲害木”等毀損的林木,砍伐樹木時均應當“先申請,后砍伐”,否則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森林具有調節氣候、保持水土、對抗災害的重要功能,濫伐林木不僅直接破壞森林資源,還可能導致水土流失,引發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在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不能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破壞資源環境,要切實增強法律意識和環保意識,自覺主動履行生態環境保護義務,共同維護美麗的家園。
制作相關詢問或勘驗筆錄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禁止毀林開墾、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毀壞林木和林地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違反本法規定,進行開墾、采石、采砂、采土或者其他活動,造成林木毀壞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在原地或者異地補種毀壞株數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樹木,可以處毀壞林木價值五倍以下的罰款;造成林地毀壞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植被和林業生產條件,可以處恢復植被和林業生產條件所需費用三倍以下的罰款。
來源|饒平縣林業局
編輯|翁純
審核|吳燕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