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輻射大嗎,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如何改善黃岡河鳳江橋斷面水質?”“哪些噪聲污染問題可通過環保部門投訴?”上月市生態環境局兩次上線《潮州政風行風熱線》直播節目,充分利用媒體平臺,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環境熱點、難點問題,加強和改進政風行風建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展示我市生態環境系統良好形象。
▲市生態環境局上線現場
群眾提問:
黃岡河鳳江橋斷面水質不穩定,今年1、2月顯示有關數據超標,是什么原因,接下來如何推進改善?
市生態環境局答:
黃岡河水質不穩定的原因:一是我市黃岡河入海閘口長時間處于關閉狀態,黃岡河下游鳳江橋斷面附近水體流動性差,清潔徑流和自凈能力下降,造成水質下降。且受雨水的影響,之前干旱少雨陸地積蓄的污染物,隨地表徑流流入黃岡河及各支流,間接影響黃岡河干流的水質穩定性。二是黃岡河流域內生活污水直排黃岡河的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鎮村污水處理設施部份雖已建成,但管網不完善,雨污分流不徹底,生活污水直排黃岡河影響黃岡河水質。三是部分區域農村農業面源污染突出。饒平縣是農業大縣,黃岡河流域鳳江橋斷面上游鄉鎮以農業生產為主,養殖專業戶和散養戶較多,大部分農業生產仍在使用化肥,存在農業畜禽養殖污染問題。
針對此問題,下一步的工作中,饒平縣將進一步壓實污染防治責任,保持攻堅態勢,持續推進黃岡河流域的綜合整治工作,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全面加強水質監測,密切監視,對黃岡河水質保持高度敏感,密切關注水質動態變化,一旦發現水質惡化趨勢,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水質,確保鳳江橋斷面水質達到Ⅲ類標準以上。二是加強對黃岡河及各支流的排查整治工作,開展環保執法檢查,規范企業的排污行為,完善治理設施,確保企業達標排放。三是加快饒平縣鎮村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并落實完善雨污分流工作,確保鎮村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轉,提高鎮村污水處理率。四是加強畜禽養殖業的幫扶檢查,通過“雙隨機一公開”和日常檢查等方式,監督指導畜禽養殖場科學養殖,廢水綜合利用,減少污染物排放。
群眾提問:
今年以來國家不斷加大5G建設,隨著5G信號的逐漸普及,建在我們身邊的基站也將越來越多。請問基站輻射大嗎?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
市生態環境局答:
我國基站電磁輻射標準較世界發達國家更嚴格。我國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功率密度限值為40-65微瓦/平方厘米,歐洲大部分國家采用的國際通行標準為435-1000微瓦/平方厘米,可見我國標準較國際標準嚴格10倍以上。具體到基站建設,我國要求其功率密度限值的1/5即8微瓦/平方厘米或電場強度的1/5即<5.4V/m作為基站環評的管理目標值。移動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在國家標準范圍內,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大量通信基站電磁輻射水平監測結果表明,在通信基站天線周圍,公眾可經常達到的區域,電磁輻射水平可控制在管理目標值8微瓦/平方厘米以下,遠遠低于國家標準,其輻射水平還小于我們使用的手機。
基站建設要履行環保手續,確保符合國家的規范和標準。建設單位要依法辦理環評備案手續,并按規定開展電磁輻射監測,生態環境部門也會對基站進行監督性監測,確保基站達到環保要求。另外,國家要求基站輻射監測情況對外公開,公眾可以很方便地在我們輻射監測中心的網上查詢基站的情況。
移動通信基站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手機等通信設備必須依靠基站來接力傳遞信號,基站的建設布局直接關系到手機的通信質量,因此在一些民居附近建設基站是必要的,布局足夠的基站才能夠滿足信息覆蓋、保障居民的通信需求。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已建成并通過備案的基站有幾千座。在這些基站中,功率密度、電場強度都遠低于管理目標值,基站覆蓋區域屬于一級(安全區)。按照《環境電磁波衛生標準》,頻率大于300 MHz,功率密度小于10微瓦/平方厘米的區域屬于一級(安全區),在一級(安全區)環境下長期居住、工作、生活的一切人群(包括嬰兒、孕婦和老弱病殘者),均不會受到任何有害影響。市生態環境局表示,今后將聯合相關單位,繼續做好宣傳工作,普及相關知識,消除群眾的顧慮。
群眾提問:
我家附近有個夜總會,晚上發出的聲音吵到我們睡覺,要去哪個部門投訴?
市生態環境局答:
您反映的問題涉及到娛樂場所的經營噪聲污染問題。根據《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辦法》的規定,關于這個問題的監管部門有明確的分類。其中,音樂或固定設備、設施的噪聲問題屬于生態環境部門監管;場所內人員的夜間喧嘩、吵鬧噪聲屬于公安部門監管。另外,按照《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的規定,每日凌晨2時至上午8時娛樂場所是不能營業的,如果娛樂場所存在超時經營情況,則屬于文化主管部門監管。上述相關問題可以撥打“12345”信訪熱線進行反映。
據了解,當地12345市民投訴熱線,熱線受理員接聽群眾來電后,對能直接解答的咨詢類問題,依據知識庫信息直接解答;不能直接解答的問題會及時轉交相關區縣、部門辦理,相關區縣、部門,會及時妥善辦理來電事項并回復市民。除了可撥打12345投訴外,遇到類似的問題,群眾還可撥打12369投訴或關注微信12369公眾號進行投訴,或登錄廣東省政府網站集約化平臺在留言中心進行投訴。
3月下旬以來,市生態環境系統根據市歌舞娛樂場所聯合執法機制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強化巡查檢查,并積極配合市歌舞娛樂場所聯合執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的文化、公安、市場監管、生態環境、衛生健康、消防救援等部門聯合執法行動,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歌舞娛樂場所環境執法監管專項行動。
行動中,市生態環境部門認真履職、依法執法,重點檢查各場所是否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是否存在經營噪聲擾民情況、是否存在場界噪聲超標排放等,對沒有落實相關污染防治要求的場所實施“一票否決”,堅決要求停業整頓;同時向各場所業主開展環境守法宣傳教育。接下來,我市生態環境部門將結合歌舞娛樂行業環境監管要求和相關疫情防控政策,本著規范業主經營、嚴懲環境違法的宗旨,繼續認真履職,切實加強監管,做到依法、嚴格、規范執法,堅決維護群眾合法環境權益。
群眾提問:
最近聽說有些企業要作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是否屬實,這是干嘛的?
市生態環境局答:
屬實。為加強社會監督,規范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活動,生態環境部印發了《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辦法》,從今年2月8日起執行。按照辦法規定,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的企業包括以下四類:一是重點排污單位,二是實施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的企業,三是因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被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受到重點行政處罰的上市公司、發債企業,四是依法確定的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由設區的市級生態環境部門于每年3月底前確定并向社會公布。
據悉,納入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企業名單的企業,應當按照準則編制年度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和臨時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報告,并上傳至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系統。這個系統是由省生態環境廳統一建設,將與信用信息共享平臺、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對接,實現信息跨部門、跨領域、跨地區互聯互通、共享共用。市生態環境局也組織開展了相關的培訓指導,向各重點排污單位做了詳細的解讀,指導其落實環境信息披露等環境管理要求。
市生態環境局表示,通過參加“潮州政風行風熱線”上線直播節目,進一步向社會公眾展示了我市生態環境系統嚴于執法、以維護群眾環境權益為己任的新形象,對密切黨群政群關系、對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具有積極的重要作用。同時,通過強化民主監督、新聞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進一步改進生態環境部門作風建設和機關效能建設。
來源 |?潮州日報
編輯 | 翁純
審核 | 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