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反映我市各有關部門傾聽群眾呼聲、接受群眾監督、解決實際問題、促進作風建設,中共潮州市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與潮州日報社聯合推出“潮州政風行風熱線"專欄,反映群眾提出的熱點問題,并通過記者深入采訪,展現有關部門為群眾辦實事的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
“我市目前在農產品質量認證方面有什么激勵措施或優惠政策?”“有同事被紅火蟻咬了后起膿包,抹了些類似皮炎平的過敏藥膏但效果不明顯,有什么治療或緩解的辦法?”“我要帶寵物貓搭飛機,要去哪里辦手續?”……
1月5日、1月12日,市農業農村局兩次上線“潮州政風行風熱線”節目直播間,現場與廣大聽眾進行互動交流,圍繞鄉村振興農業產業發展等農業農村方面內容接受群眾咨詢,通過電話熱線、微信公眾號平臺留言和與主持人互動交流等方式,傾聽群眾意見,解答熱點問題。潮州日報選了一些市民群眾比較關注的熱點話題,采訪了市農業農村局。

潮州市鄉村全面振興“書記講堂”第一期現場。(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群眾提問:去年到現在連續干旱,如何做好茶園管養?
市農業農村局回答:我們近幾年都是連續干旱,特別是去年以來,干旱程度目前來說是比較嚴重,從政府層面來講,各地圍繞干旱工作已作有關的水利建設來增加灌溉,氣象部門也定點在茶區開展增雨行動。具體茶園的管理有6個方面必須做好。1、長期性改善茶園小環境來確保茶園生態的健康。現在市里已組織做好生態茶園的建設,利用周邊種植其他農作物和樹木來遮陰,確保生態平衡,為茶園干旱提供基礎的保障。2、茶園安裝設備灌溉,有條件的利用灌溉設施,目前最好的是滴灌,滴灌的作用一個是接水、二是能夠均勻地把水分分配到茶園。3、覆蓋防蒸發,目前山地利用比較好的技術,就是采用鋪防草布防止雜草的生長和減少水分的蒸發。4、利用冬季茶園松土除草來增加抗逆能力。5、增加有機肥,提高茶樹抗寒和抗旱能力。6、利用修剪掉一部分枯枝、多余的弱枝,減少水分的蒸騰,也能起到很好的抗旱作用。
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單叢茶是潮州最具特色的農業產業之一。近年來,我市在做好守護古茶樹工作的同時,積極推進單叢茶特色化、優質化、生態化、品牌化、產業化建設,大力推進生態茶園建設,走出一條生態、可持續的產業發展路子。2021年4月,《潮州市千億農業產業發展方案(2021-2025 年)》(簡稱“方案”)印發實施。這無疑為持續推進擴產增量、提質增效,打造高標準茶葉生態綠色茶園帶來利好。針對群眾提出的具體問題,市農業農村局表示,茶園管理是一個常態問題,今后將為茶農加以指導、培訓,提高茶農的茶園管養知識,實現增產增效。
目前,為進一步推動茶產業發展,我市突出山水稟賦,深化茶旅融合發展。推進鳳凰山規劃建設,傾力打造鳳凰文祠茶旅走廊,全面提升大鳳凰山人文景觀帶建設水平,引領帶動全市鄉村振興戰略高效實施、縱深推進;推進鳳凰谷、棋盤谷、鳳溪谷項目建設,加快文祠鎮如意溪千畝生態茶園等項目建設,大力完善高檔酒店、客棧民宿等服務配套,促進茶旅融合發展。與此同時,不斷推進數字鄉村的建設與發展,打造潮州單叢茶5G云平臺、佛手果茶葉5G+智慧農場信息化項目和5G+數字農業電商孵化基地項目,讓鄉村振興有“智”更有“質”。
群眾提問:養鵝是不是可以買保險并享受財政補貼?
市農業農村局回答:現在獅頭鵝養殖險納入省級財政補貼的地方特色險種,這對我們獅頭鵝養殖比較好的事,從2021年就可以購買保險。這個保險也有財政補貼,現在補貼標準和額度由省、市、縣三級共同補貼,養殖主需要認繳保額較少。獅頭鵝(種鵝)保額500元/只,獅頭鵝(肉鵝)保額100元/只,保險費率10% ,比如1只肉鵝10元保險費,養殖主只需繳納2元即可。這就是獅頭鵝養殖購買保險的標準。現在因我市饒平、潮安、湘橋、楓溪4個縣區承保公司不同,具體要購買保險的話可直接到縣區農業農村部門了解并投保。
我市重視獅頭鵝產業發展,堅持“市場導向、企業主體、政府服務”的原則,加強政策扶持,不斷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形成涵蓋獅頭鵝養殖、加工、營銷、餐飲服務等環節的產業鏈條。去年舉辦“2021年潮州獅頭鵝云展會”,實現了潮州獅頭鵝從農產品向市場優品的轉變升級——我市積極搭建產業服務平臺,整合政府政策、市場運營、金融支撐、媒體智庫、農業產銷等方面資源要素,組織舉辦“潮農路演”,實現創業者與支撐資源一站式服務和對接。同時還在饒平縣推行潮州菜“中央廚房”(預制菜)農產品食品化工程,成功舉辦“中國潮州菜中央廚房產業大會”,有力推動潮州菜中央廚房的環保生態優質食材和預制菜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預膳坊”。這些措施推動獅頭鵝產業發展,為養鵝養殖戶帶來了可觀的效益。
接下來,市農業農村局表示,在鄉村振興發展中,今后我市還將全面做好獅頭鵝產業規劃,推動形成種鵝繁育、鵝苗、肉鵝飼養、冰鮮配送、鹵制加工、餐飲美食等完整產業鏈。發掘提升獅頭鵝文化,深度開發農業旅游;大力發展產品加工和銷售,實施農業品牌帶動戰略,推動形成線上和線下全渠道銷售網絡。全力加快產業園建設進度,推進獅頭鵝標準化飼養示范區、冷凍加工廠、開展相關技術研發與推廣以及品牌建設和宣傳。
群眾提問:在楓溪區有看到紅火蟻巢穴,一般怎么防治?紅火蟻什么季節滅治比較好?
市農業農村局回答:市要求,縣區在紅火蟻發生時要組織統防統治。如果有這種情況,你可以跟區農業農村部門反映,我們已經配備了紅火蟻防治藥物到基層農技部門,以便他們開展統防統治的工作。
紅火蟻防治時間最好是春季和秋季,這兩個時間主要是紅火蟻分群之前的時間,也就是他們繁殖的前期。利用春季和秋季這兩個時間段來組織防治,能夠較好地控制紅火蟻的擴散。近兩年為了組織紅火蟻的防治,各級財政部門都有購買紅火蟻防治專用藥發放到基層,如果各個區域發現有紅火蟻發生,可以到基層政府部門或農技部門領取紅火蟻防治的專用藥去進行防治。
近年來,紅火蟻咬人時有發生,嚴重的需及時送醫治療。近日,一位垂釣友不慎被紅火蟻咬了一下,當時沒有什么感覺,沒想到當晚手腫大、疼痛、難眠,后用藥才慢慢消腫。據了解,紅火蟻的傳入主要靠作物的傳播,我市最先發現紅火蟻入侵是2013年。入侵的主要途徑是通過草皮或垃圾的運輸把蟻從外地傳入到我們這個區域。市農業農村局表示,現在要做好這方面的預防工作,重點是作物的檢疫工作,特別是林木運輸過程或者購買時必須做好防疫工作。在檢疫過程中,及時把要調入我市的苗木作相關的藥物處理,減少帶蟻的作物進入市內。
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我市各級各部門積極開展紅火蟻防控工作,加強調查監測,嚴格檢疫監管,指導防治、組織撲殺,多措并舉遏制紅火蟻疫情擴散。還邀請省專家實地講授紅火蟻防控知識,全面提高紅火蟻防控技術能力。市農業部門抓住秋季紅火蟻活躍期,迅速行動,加強宣傳普及和科學防控,強化檢疫監管,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區域化聯防聯治、基層化群防群治,掀起全市紅火蟻防控行動新高潮,形成防控合力,強化督導檢查,確保各項防控任務落到實處,堅決遏制紅火蟻疫情的發生與擴散。市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說,今后將針對防治時間,多加宣傳,全面提高紅火蟻防控技術能力。
該局表示,參加“潮州政風行風熱線”節目直播工作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市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增強服務意識,提升部門形象,切實加強政風行風建設,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深、走實的一項重要措施。通過“上線”也進一步了解當前“三農”方面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熱點、難點問題和涉及“三農”方面存在的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將帶著這些問題逐步去解決及完善,推動鄉村振興。
接下來,我市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重要論述精神和視察廣東視察潮州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發展目標和“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發展定位,以堅持“一大引領”,打好“三大戰役”,全面推進“六大提升”為抓手,壓實各級黨委(黨組)抓鄉村振興政治責任,加強與中山市幫扶團隊的協作,統籌推薦鄉村振興工作;建立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構建“跨縣集群、一縣一園、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產業體系,深挖獅頭鵝、竹、沉香和潮州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潛力,提升特色經濟附加值;著力打造一批美麗鄉村示范帶、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和廣東特色名村,將鳳凰山茶旅走廊建設成為鄉村振興示范帶;加強與高校、科研單位合作,重視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奮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作者 | 潮州日報記者 吳冰 丁玫
編輯 | 余丹萍
審核 | 詹樹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