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文明城市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民心工程。如何將精神文明建設轉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實效?湘橋區立足“兩熱”防控實際,以“文明創建與民生保障雙融雙促”為抓手,通過指揮協同、網格下沉、難點攻堅等舉措,在筑牢防疫防線的同時提升人居環境品質,讓文明底色與民生溫度深度交融。

作為中心城區,湘橋區深刻把握“整潔環境既是防疫基石也是文明底色”的雙重定位,構建“三個一”指揮架構,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統籌,將“兩清一滅”(清理垃圾、清理積水、滅蚊)核心任務與實施城市綜合治理提升行動精準對接,實現“兩熱”防控與環境治理“雙網融合”。在龍舌舟巷小區、悅園小區等聚集性疫情處置中,前線指揮部同步推進周邊環境整治,既快速控制疫情,又改善區域面貌,成為“雙目標”一體化部署的生動實踐。

湘橋區將9個鎮街164個村(社區)劃分為777個基礎網格,整合區直干部、鎮街人員、志愿者等力量,每周約1500人次下沉開展“敲門入戶行動”,通過“入戶六必看”同步完成病例搜索、防蚊宣傳、環境排查與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宣傳普及,實現“一次入戶、多重成效”。數據顯示,10月以來,全區累計清理衛生垃圾約1400噸,消殺覆蓋面積達300平方公里,網格“小整治”匯聚成城市環境“大提升”。

針對老舊小區、閑置房屋等防疫與環境衛生管理的重點難點,湘橋區開展“拔釘子”專項行動,對242處重點閑置房屋建立“一點一策”臺賬,目前已整治172處,有效清除蚊媒孳生溫床。在社區核酸點、農貿市場周邊等重點區域,湘橋區構建“衛健指導、街道主責、物業參與”的聯動格局,讓整治更精準高效。“湘橋區組建1902人的專業消殺隊伍,按風險等級將村(社區)劃分為三類實施差異化消殺,對城西街道新春園片區等7個重點區域及環西湖片區,開展‘合圍式’飽和消殺。同時,還安排4輛車載消殺車分片包干4個市區街道,實現重點區域巡回消殺作業。”湘橋區衛健局副局長周旭湘介紹說。

此外,湘橋區還加密人流密集區垃圾清運頻次,累計出動環衛工人4.4萬人次、清運垃圾1.5萬噸,疫情核心區更推行“3天6輪”消殺模式,建立“監測——消殺——評估”閉環。
老舊小區環境易回潮、治理難度大,如何鞏固整治成果?對此,湘橋區以長效機制“兜底”筑牢管理防線。湘橋區衛健局指導社區構建“三位一體”巡查閉環機制,整合網格日常巡查、督查組專項抽查、12345熱線群眾反饋三大渠道,搭建“發現——整改——反饋——復查”全鏈條流程。“疫情發生以來,湘橋區累計開展布雷圖指數監測7263次,對不符合防控要求點位發出通報29份、提醒函22份,所有問題均通過‘回頭看’整改到位。”湘橋區衛健局副局長周旭湘說。在此基礎上,湘橋區進一步固化“1113”快速處置機制,根據風險等級對住戶實施差異化管理,明確處置時限、壓實責任鏈條,確保各類環境問題“當日清零、隱患不反復”,從制度層面為老舊小區環境長效管護保駕護航。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瑩
圖片|湘橋區衛健局
編輯|張澤慧
審核|詹樹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