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記者從市教育局獲悉,近年來,潮州市立足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特色,探索構建“三師協同、三課融合、三段貫通”的思政教育一體化育人模式,走出地域文化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特色路徑,為全省乃至全國基礎教育思政一體化建設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潮州方案”。
此前,面對校外思政教育基地匱乏、本土紅色文化及非遺資源“沉睡”等思政教育困境,我市以問題為導向,緊扣文化根脈與育人規律,構建起以“文化浸潤”理念為核心,融合協同治理、課程銜接、漸進發展三大理論的“1+3”思政育人理論框架,為一體化建設筑牢根基、指明方向。
圍繞這一理論框架,潮州著力打造“三梁四柱”,激活思政育人新生態。在師資建設上,通過“三師協同”聚合力,打破高校、中小學與社會間的壁壘,推動“高校專家講理論、中小學教師重實踐、社會導師增特色”,借助雙聘互兼、雙培養、雙場景聯動等機制,形成多元協同的育人共同體,建強思政育人“主力軍”。在課程打造上,以“三課融合”挖資源,推動“國家課程思政化、地方課程特色化、實踐課程場景化”深度融合,將“潮州七日紅”革命史、潮繡非遺技藝等地域資源轉化為思政“活教材”,通過校館合作、研學實踐、行走的課堂等形式,讓思政教育從書本走向生活、從課堂走向社會,打造立體“金課堂”。在學段銜接上,依托“三段貫通”分學段推進,依據學生認知發展規律,明確“小學感知體驗、初中辨析感悟、高中價值塑造”的階段性目標,系統梳理知識鏈、能力鏈、價值鏈,推動思政教育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構建遞進“育人鏈”。
經過六年探索,潮州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結出豐碩成果:學生思政素養全面提升,涌現出一批全國優秀少先隊員、省市級“新時代好少年”;教師教學能力持續增強,多次斬獲省級、國家級教學獎項;學校思政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多所學校獲評全國文明校園、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等稱號,學生對本土文化的認知率更是從35%大幅提升至82%。與此同時,“潮州模式”屢獲省級優秀案例,多次在全國、全省德育會議作典型發言,被媒體廣泛報道,成為地域文化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鮮活范例。
當前,潮州正持續深化“三師三課三段”模式,致力于在2027年建成全省領先、全國有影響力的思政教育一體化示范區。
文字|潮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瑩
編輯|翁純
審核|梁佳濤